ID: 23640205

3.2 探究乐音的特性--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48页PPT)

日期:2025-09-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95113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八年级,PPT,48页,教学课件,物理,上册
  • cover
(课件网) 3.2 探究乐音的特性 第3章 声的世界 教科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3.2 探究乐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 明确乐音的概念,知道乐音与噪声的区别,能从生活中区分乐音和噪声。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关系,知道频率的单位及影响频率的因素。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振幅及距离发声体远近的关系,能描述振幅的概念。 知道音色是乐音的重要特性,了解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能利用音色区分不同的发声体。 培养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激发对声现象探究的兴趣。 情境导入 播放两段音频:一段是优美的钢琴演奏曲,另一段是杂乱无章的机器轰鸣声。 提问:大家听了这两段声音,感觉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钢琴演奏曲听起来悦耳动听,是乐音;机器轰鸣声嘈杂刺耳,是噪声。 引出主题:乐音有其独特的特性,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乐音的特性。 乐音与噪声 乐音:物理学中,把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做乐音。乐音听起来悦耳动听,如乐器演奏的声音、歌唱家的歌声等。 噪声: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它听起来嘈杂刺耳,如机器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等(与 3.1 节中噪声的物理学定义相呼应)。 区别:乐音的振动是有规律的,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律的;乐音通常给人愉悦的感觉,噪声则会让人感到烦躁。 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提出问题:乐音的音调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根据生活经验,猜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实验器材:直尺(或钢尺)、桌子、不同齿数的齿轮、硬纸片、示波器(可选)。 实验方案: 方案一(利用直尺): 将直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一定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直尺伸出桌面的一端,观察直尺振动的快慢,并听声音的音调高低。 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上述操作,比较不同长度时直尺振动的快慢和音调的高低。 方案二(利用齿轮和硬纸片): 使不同齿数的齿轮以相同的转速转动,用硬纸片分别与不同齿数的齿轮接触,听硬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并观察硬纸片振动的快慢(齿轮齿数越多,硬纸片振动越快)。 实验现象: 方案一中,直尺伸出桌面越短,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直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得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方案二中,齿轮齿数越多,硬纸片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齿轮齿数越少,硬纸片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分析与结论:发声体振动的快慢用频率表示,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即乐音的音调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相关知识: 频率的定义: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 - 20000Hz,频率高于 20000Hz 的是超声波,低于 20Hz 的是次声波,人耳都听不到。 举例:儿童的声带振动频率较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成年男性的声带振动频率较低,发出的声音音调低。 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提出问题:乐音的响度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猜想响度的大小可能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还可能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实验器材:鼓、鼓槌、碎纸屑(或泡沫小球)、音叉、细线、乒乓球、刻度尺。 实验方案: 方案一(利用鼓): 在鼓面上撒一些碎纸屑,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观察鼓面振动的幅度(碎纸屑跳动的高度)和听到声音的响度大小。 方案二(利用音叉): 用细线将乒乓球悬挂起来,使乒乓球刚好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