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0224

4.8走进彩色世界--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39页PPT)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83237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走进,彩色,世界,--2025-2026,学年,教科
  • cover
(课件网) 4.8走进彩色世界 第4章 光的世界 教科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4.8 走进彩色世界 学习目标 知道光的色散现象,了解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理解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知道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或透过的色光决定的,能解释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的成因。 知道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了解颜料混合与色光混合的区别。 了解彩色世界在生活、艺术、科技等领域的应用,感受色彩给生活带来的美好。 通过实验探究光的色散和物体颜色的成因,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情境导入 展示一组色彩斑斓的图片:雨后的彩虹、五颜六色的花朵、绚丽的霓虹灯、多彩的油画等。 提问: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这些美丽的色彩是如何产生的?彩虹为什么是七色的?物体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引发学生对彩色世界的好奇和思考。 引出主题:这些现象都与光的色彩有关,本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彩色世界,探究色彩的奥秘。 光的色散 实验探究: 器材:三棱镜、白色光屏、平行光源(或太阳光)。 步骤:让一束平行白光(如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三棱镜后的白色光屏上观察现象。 现象:光屏上出现了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定义: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说明: 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的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所以光屏上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 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雨后的彩虹:雨后空气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射到小水滴上,发生折射、反射后,被分解成七色光,形成彩虹。 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肥皂泡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光发生干涉,不同颜色的光干涉加强的位置不同,从而呈现出彩色条纹。 色光的混合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混合规律: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红 + 绿 = 黄;绿 + 蓝 = 青;红 + 蓝 = 品红;红 + 绿 + 蓝 = 白。 应用: 彩色电视机的屏幕上有许多微小的像素点,每个像素点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的发光元件组成,通过控制三种色光的亮度比例,混合出各种颜色的画面。 手机屏幕、电脑显示器等也利用了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原理。 实验演示:用三个分别发出红光、绿光、蓝光的手电筒,照射在白色光屏的同一点上,观察混合后的颜色;改变三种光的亮度,观察颜色的变化。 物体的颜色 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或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同物体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过情况不同,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例如,红色的玻璃只透过红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的;无色透明的玻璃能透过所有颜色的光,所以是无色的。 实验验证:用不同颜色的透明玻璃纸分别遮住手电筒的光,照射到白色光屏上,观察光屏上出现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例如,红色的花朵只反射红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的;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不反射任何色光,所以是黑色的;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所以是白色的。 实验验证:在暗室中,用不同颜色的光(如红光、绿光)照射不同颜色的物体(如红色物体、绿色物体、白色物体、黑色物体),观察物体呈现的颜色。 颜料的混合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