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0245

6.3测量密度--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70页PPT)

日期:2025-10-0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127499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测量,密度,--2025-2026,学年,教科,八年级
  • cover
(课件网) 6.3测量密度 第6章 质量与密度 教科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6.3 测量密度 学习目标 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和公式,明确测量密度的原理是 ρ=m/V。 熟练掌握用天平和量筒(或量杯)测量不同状态(固体、液体)物质密度的实验技能。 学会分析测量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并能采取相应措施减小误差。 了解测量密度的特殊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测量问题。 通过多次实验操作,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实验精神,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复习回顾 密度的公式:ρ=m/V,其中 ρ 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 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使用时要遵循 “放、调、称、读、收” 的步骤。 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提问:要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测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测量密度。 测量密度的原理 测量密度的依据是密度公式 ρ=m/V,只要用合适的工具测出物体的质量 m 和体积 V,就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说明:对于不同状态的物质(固体、液体),测量质量和体积的方法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测量固体的密度 形状规则的固体(以正方体铁块为例) 实验目的:测量形状规则的正方体铁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盒、刻度尺、正方体铁块。 实验步骤: 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 m,并记录。 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正方体铁块的棱长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根据正方体体积公式 V=a ,计算出铁块的体积 V。 根据密度公式 ρ=m/V,计算出铁块的密度。 数据记录与计算: 铁块的质量 m/g 铁块的棱长 a/cm 铁块的体积 V/cm 铁块的密度 ρ/(g cm ) 79 2.0 8.0 9.875 注意事项: 测量棱长时,要在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测量误差。 天平测量前要调平,测量时物体放左盘,砝码放右盘。 形状不规则且不溶于水的固体(以石块为例) 实验目的:测量形状不规则且不溶于水的石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盒、量筒、水、细线、石块。 实验步骤: 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 m,并记录。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V 。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石块轻轻放入量筒中,使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记下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V 。 计算石块的体积 V=V -V 。 根据密度公式 ρ=m/V,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数据记录与计算: 石块的质量 m/g 水的体积 V /cm 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V /cm 石块的体积 V/cm 石块的密度 ρ/(g cm ) 50 40 60 20 2.5 注意事项: 量筒中倒入的水要 “适量”,即能完全浸没石块,且石块放入后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石块要缓慢放入量筒中,避免水溅出,若有水溅出,会导致测量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 读数时,量筒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形状不规则且溶于水的固体(以白糖为例) 实验目的:测量形状不规则且溶于水的白糖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盒、量筒、细沙(或面粉)、白糖。 实验步骤: 用天平测出白糖的质量 m,并记录。 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细沙,摇平后记下细沙的体积 V 。 将白糖放入量筒中,与细沙充分混合均匀,摇平后记下白糖和细沙的总体积 V 。 计算白糖的体积 V=V -V 。 根据密度公式 ρ=m/V,计算出白糖的密度。 数据记录与计算: 白糖的质量 m/g 细沙的体积 V /cm 白糖和细沙的总体积 V /cm 白糖的体积 V/cm 白糖的密度 ρ/(g cm ) 30 50 70 20 1.5 注意事项: 细沙要干燥,且与白糖混合均匀,摇平后再读数,确保体积测量准确。 选择的细沙颗粒要小,这样测量的体积更准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