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三章 简单电路(知识清单) 思维导图 第1节 电荷 一、摩擦起电 1.原子的结构: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原子通常不显电性的原因: (1)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荷。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2)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3.原子带电的原因: (1)原子失去电子后带正电荷(因为负电荷少了,正电荷相比多了)。 (2)原子得到电子后带负电荷(因为负电荷多了,正电荷相比少了)。 4.摩擦起电原因: (1)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不同物体摩擦时: A.“弱者”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B.“强者”得到多余电子带等量的负电荷。 5.摩擦起电实质: 是电子的转移(由“弱者”转移到“强者”),并非创造了电荷。 二、两种电荷 1.带了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也带了同种电荷。 (3)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 (1)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2)单位:库仑(C)。 三、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1. 静电的防止: (1)避免产生静电。 (2)避免静电积累:产生静电要设法导走,如增加空气湿度,接地等。 2. 静电的利用: (1)根据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的原理:主要应用有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植绒,静电喷泉等。 (2)利用高压静电产生的电场:应用有静电保鲜、静电灭菌、作物种子处理等。 第2节 电路 电路图 一、电流 1.电流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1)对金属导体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是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 2.电流方向: (1)规定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经用电器流回负极。 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负极流回正极。 (3)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因为自由电子带负电荷)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1)电路中有电源。(2)电路为通路。 二、电路 1.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回路。 2.电路四要素的作用: (1)电源:能够提供电能,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导线:输送电能。 (4)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3.电路的状态: (1)通路:接通的电路。有电流,用电器工作。 (2)开(断)路:断开的电路。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3)短路:①电源短路:电源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危害:此时,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导线,引起火灾。 ②局部短路:电路的一部分两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危害:此被短路这部分电路(灯泡L)没有电流通过,无法工作。而灯泡L′仍然有电流通过,所以发光。 三、电路图 1.定义: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2.常用电路元件符号: 3.如何画电路图: 关键词:“规范、顺序、状态” (1)规范: A.电路图最好呈小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拐角直角。 B.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