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64349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ppt课件(1)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6154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庄子,课件,ppt,两则,故事,人教
  • cover
课件26张PPT。《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学习目标1.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2.理解故事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3.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4.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第一课时 惠子相梁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56年),是一个大动乱、大变革的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大转折时期,是各种政治主张、哲学观点、学术思想异常活跃的时期,形成了儒、道、法、墨、名、兵等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一率性认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庄子思想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无为而治(遵循自然的法则,无为而治的”无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以德化民 ) ”。关于《庄子》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惠子相梁相:xiàng 辅助君主的人,这里作动词,做宰相。 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释题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 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 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 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去有人取代动词,做宰相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yuān chú 国都、京城疏通文意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 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 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 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 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出发,起飞栖息竹实,竹子所结的子。甘泉,甜美的泉水。l?在这时猫头鹰chīhè拟声词,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作动词吓唬用疏通文意惠子为相庄子看望受人挑拨搜捕庄子从容往见奇鸟之喻辛辣讽刺起因:经过:结果:故事发展出人意料, 富有趣味性。整体感知文本探究庄子故事中的鹓雏、鸱、腐鼠的比喻义各是什么? 鹓雏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腐鼠比喻功名利禄。文本探究庄子讲鹓雏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一方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淡泊名利,另一方面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醉心功名利禄的嘴脸。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文本探究读完本文后,你眼中的庄子和惠子各是什么样的人? 庄子:鄙视功名、清高自守、机智、幽默。 惠子:醉心功名、利欲熏心、无端猜忌、心胸狭窄。 写法探究1.情节的发展构思巧妙体现在什么地方? 故事发展出人意料。做了大官,好朋友来看望自己,这是令人高兴的事情,惠子对庄子来梁国起初的反应可能也是欣喜。可是在别人的挑拨下,他马上对庄子起了疑心,进而大动干戈,在城里进行大搜捕,非要把庄子拿捏在自己手里不可。气氛骤然紧张。庄子对此的反应呢?他没有躲,没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