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4591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统编版)

日期:2025-09-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3337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年级,统编,历史,下册,-2025--2026,学年
  • cover
2.4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学目标: 【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 (1)熟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3)了解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计划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教学难点】 “一五”计划实行的必要性; 1954年宪法的性质。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一五”计划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材料: (1)《五十年代中、印、美钢和电产量比较图》 (2)“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毛泽东 提示: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2.学生思考回答:“一五”计划实施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情况,实现工业化是唯一出路,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一五”计划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教师提问:“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展示材料: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斯大林选集》下卷 (二)“一五”计划工业成就 1.工业成就 展示图片:《鞍钢场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提示: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2.交通成就 展示图片:《鹰厦铁路(1957年通车)》、《宝成铁路(1956年通车)》、《武汉长江大桥》 提示:(1)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2)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3)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 教师补充:青藏铁路经过几十年努力,项目四起三下:20世纪50年代准备建设,1979年铺轨,1984年运营;格拉段1142千米(新建线1110千米)因存在千里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而长期停建,最终克服难题而于2001年6月开工,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运营。2014年8月16日,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3.工业基地的形成 展示图片:《三大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 (三)“一五”计划实施意义 展示表格数据:经过三年努力,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结合课堂所学内容,“一五”计划实施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呢? 课堂延伸:你怎么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学生讨论: 了不起!这五年中工业建设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时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早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