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双减作业本 主题活动一 制作红军长征路线地图图片 【区域认知】识别长征经过的主要区域及自然特征,明确位置关系。 【综合思维】分析路线与地理环境的关联,结合地图要素判断路线走向。 【地理实践力】用工具绘制路线图,标注关键地点,提升信息转化能力。 【人地协调观】感受红军克服自然环境的艰辛,理解人地互动关系。 2024年国庆期间,为重温长征精神,张明和家人一起重走了红军长征路。读图完成1-2题。 1.红军长征路会( ) A.途经华北平原 B.穿过广西南部 C.跨越黄河河道 D.翻越秦岭山脉 2.李明一家在“长征路”上遇到藏族同胞较多的城镇是( ) A.瑞金 B.遵义 C.松潘 D.吴起 红军长征途经遵义,取得娄山关大捷,毛泽东作词《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读娄山关所在地区局部地形图,完成3-5题。 3.娄山关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盆地 C.山地 D.丘陵 4.娄山关战斗遗址位于图中公路最高点附近,其与丙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 A.210米 B.180米 C.50米 D.300米 5.图中四地最能体会“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意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鏖战独树镇”是长征经典战斗,其旧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流经此地,一片丹心见证了一江“丹水”北上。读下面河南省境内长征行进方向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6-7题。 6.独树镇战斗中,红军战士英勇无畏,胜利挺进伏牛山区。在这里,红军要战胜的困难是( ) A.山地夹峙,易受阻击 B.悬崖陡峭,攀爬困难 C.沼泽草地,湿滑难行 D.雪山林立,高寒缺氧 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选择从独树镇经过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较多 B.工程量小 C.线路较短 D.水质优良 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长征是一次跨越艰险、充满传奇的伟大壮举。其中,走过的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连接段,被称为“生命禁区”。图为红军长征路线图。读图完成8-9题。 8.中央红军长征从瑞金出发,其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 A.晋 B.湘 C.赣 D.闽 9.1935年8月,穿单衣的红军走过松潘草地时,遇到漫天飞雪,原因是( ) 此时寒潮来袭 B.此地纬度较高 C.此时正值冬季 D.此地海拔较高 1935年5月29日,红军经过激烈战斗,最终在四川泸定取得“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胜利。如图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战斗路线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此次战役沿途阻击红军的当地武装最可能是( ) A.川军 B.湘军 C.桂军 D.晋军 11.红军从安顺场至泸定桥的行军途中( ) A.翻越东南丘陵 B.一路跋山涉水 C.克服冰雪严寒 D.向南高歌猛进 1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对当年红军长征的真实写照,诗中描绘的金沙江和大渡河景观位于( ) A.长江上游及支流 B.长江下游及支流 C.黄河上游及支流 D.黄河下游及支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共同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如图为长征路线简要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红军长征的起止点所在省份的简称分别是( ) A.皖、滇 B.川、贵 C.赣、晋 D.赣、陕 14.图中长征路线有经过的地形区及其描述,正确的是( ) A.云贵高原: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密布,稻花飘香 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华北平原:金色麦浪,绵延千里 15.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展现出金沙江湍急的景象,原因是( ) A.位于长江中下游,落差大 B.跨越四川盆地 C.经过崎岖不平的云贵高原 D.经过第一、二阶梯交界处 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遵义,取得娄山关大捷,毛主席作词《忆秦娥·娄山关》,下图为娄山关战斗遗址所在地区地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