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高中同步单元达标检测卷 期末达标检测卷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下图为我国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和探测器的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在“揽星九天”标识中,序号和天体名称相匹配的是( ) A.①火星 B.②地球 C.③水星 D.④木星 2.探测器轨道示意图中所显示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在山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当时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 A.古生代 三叶虫 B.中生代 恐龙 C.新生代 哺乳类 D.新生代 人类 4.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 A.湿冷的草原地区 B.温暖的浅海环境 C.温热的森林地区 D.干旱的陆地环境 下图(a)(b)(c)为不同情境下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与图(a)相比,图(b)中城市的硬化地面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 A.⑤增加 B.②减少 C.③不变 D.⑥减少 6.图(c)中人工湿地的生态效益有( ) ①调节河流径流 ②减少下渗 ③增加局地蒸发量 ④减少土壤含水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增强作用,用玻璃瓶设计了以下实验(图甲)并获取了相关数据(图乙)。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有增强作用,主要因为它能( )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 C.减弱大气逆辐射,使大气降温慢 D.破坏臭氧层,增加到达地面的紫外线 8.实验小组认为两组实测数据的差距与预估相比不够显著,下列改进措施合理的是( ) A.在内瓶底铺设深色土 B.将瓶子悬空放置 C.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 D.将纵坐标间隔扩大 中生代三叠纪(距今约2.45~2.08亿年前)时,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原在南半球的印度次大陆,一路向北“漂移”,最终与欧亚大陆拼合碰撞,衔接处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该过程被学界称为“特提斯单程列车”。下图为“联合古陆和‘特提斯单程列车’运行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特提斯单程列车”运行的能量来源于( ) A.a层 B.b层 C.c层 D.d层 10.“特提斯单程列车”的运行轨道主要分布在现在的( ) A.非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美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某河流部分河段状况。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1.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流湍急 B.虚线为枯水期河岸 C.右岸陡峭 D.水流季节变化小 12.支流含沙量较大,但支流汇入干流处,并没有形成三角洲,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汇入处落差大 B.位于干流凹岸处 C.交汇处侵蚀作用强 D.支流流速慢 13.近年来图示河漫滩形成的速度减慢,其原因为( ) A.上游建大型水库 B.上游种植业发展迅速 C.下游新建防洪大坝 D.下游河道不断疏浚 2020年夏秋季节,东北三省连续遭遇台风侵袭,使东北地区防汛形势严峻。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4.台风致灾的主要原因是其可带来( ) ①海啸 ②风暴潮 ③强风 ④暴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台风来临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提前搬移窗口、阳台处的花盆、悬吊物等,关好门窗 B.待在向风的窗户旁,随时观察台风风速的变化 C.到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