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733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知识点总结+重点知识讲解+随堂练+提升练(教师版+原卷板)

日期:2025-09-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1次 大小:53985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卷板,教师,提升,随堂,讲解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学习导航 01核心素养目标———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 02知识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 03课题知识梳理———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04知识当堂检测———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 05重难点强训练———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 06巩固分层练习———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 01核心素养目标———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 1.通过分析“生成二氧化碳的方法”和对课本二氧化碳制取相关内容的讨论,能描述出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化学反应原理。 2.通过对比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学会选择实验仪器并能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3.通过反应原理,设计实验装置,结合氧气的制取操作,学会对二氧化碳进行“检验”和“验满”,能动手进行二氧化碳制取实验。 02知识思维导图———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 03课题知识梳理———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 1.实验药品:稀盐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 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室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CO2,是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会覆盖在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制取CO2,是因为浓盐酸挥发性强,挥发出的HCl气体会使制得的CO2不纯。 不宜用碳酸钠粉末代替石灰石或大理石制取CO2,是因为反应速率太快,不便于收集气体。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发生装置: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加热。 固液常温型 稀盐酸和大理石(石灰石)制二氧化碳 适合制取 少量气体 适合制取 大量气体 长颈漏斗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注意下端管口液封 分液漏斗可控制加入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注射器可控制加入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改进装置的优点:可实现固液的分离和接触,从而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 开始:打开弹簧夹,液体从长颈漏斗流下,淹没过石灰石,反应开始 开始: 打开弹簧夹 开始:打开弹簧夹,液体淹没固体 开始:将铜网浸入溶液中 开始:打开弹簧夹 停止:夹紧弹簧夹,液体由于气体压强回流回长颈漏斗,液体液面低于隔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停止: 关闭弹簧夹 停止:关闭弹簧夹,液体压入左侧 停止:拉动铜丝离开液面 停止:关闭弹簧夹 2.收集装置:适合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且不与空气各成分反应。 排水集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适合气体溶解度小 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适合密度比空气大 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 适合密度比空气小 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 注意事项: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开始收集;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往外冒时气体收集满 注意事项: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 以保证排尽集气瓶中空气。 注意事项: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 以保证排尽集气瓶中空气。 3.检验与验满: ①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②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集满。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 步骤 (1)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 (2)加入固体试剂 (3)加入液体试剂 (4)收集并验满 示意图 操作及注意事项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漏斗内形成一段水柱,若水柱高度保持一段时间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将锥形瓶横放,用镊子将石灰石(或大理石)放在锥形瓶口,再把锥形瓶慢慢竖立起来 长颈漏斗下端要在液面之下,形成“液封”,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04知识当堂检测———课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