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课 题 第二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借助案例分析、实验观察与小组讨论,深入理解参照物概念,体会其在物理观念中的基础作用,培养科学思维与建模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认识运动普遍性及相对性,掌握选择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辩证与批判性思维能力。3.经历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思维。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认识运动普遍性及相对性,掌握选择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辩证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经历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思维。 教学方式 讲授式、研讨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演示PPT3】提问:我们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展示动图:云卷云舒、火车飞驰我们发现云朵的位置在变化、火车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总结出:物理学上,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演示PPT4】提问:在送站时,火车上的人和站台上的人,都认为对方在动。究竟是谁在运动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因为两位同学选择的判断标准不同,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演示PPT5】实验观察:把书放在桌子上,书上放一块橡皮,用手缓慢地推动书,使它带着橡皮沿桌面向前缓慢移动。思考以下问题:(1)相对桌面,橡皮的位置有没有变化?(2)相对书,橡皮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关于橡皮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提出你的看法。总结:相对桌面,橡皮运动;相对书,橡皮静止。【演示PPT6】讲解参照物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再次分析引入的问题,站台上的人以站台为参照物,火车位置发生变化,火车开动了。火车上的人以火车为参照物,站台上的人位置发生变化,站台上的在后退。这里强调一下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板书:参照物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作参照物。【演示PPT7-10】【展示动图】:月在云中游、云遮住月亮引导学生思考这里是以什么为参照物。月在云中游的参照物:云朵云遮住月亮的参照物:月亮我们发现,当我们一旦选定参照物,我们就认为这个参照物是静止的。【展示动图】:公交向前行驶引导学生思考这里是以什么为参照物。参照物:地面、马路边的大树、远处的高山我们发现,参照物的选取是多样的。但是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展示动图】:小明认为自己没动引导学生思考这里是以什么为参照物。参照物:车厢、前面的同学、驾驶汽车的司机提问:小明可以选择自己为参照物吗?选择自己为参照物,小明一直是静止的,没有参考意义。得出结论: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研究对象自身不能做参照物。【板书】:参照物的选取原则①参照物一旦选取就假定不动;②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研究对象自身不能做参照物;③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演示PPT11】展示图片:电梯上升过程中提问:在电梯上升的过程中,如果分别选择乙、丙、丁为参照物,判断甲的运动状态。若选择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若选择丙、丁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我们发现:参照物选取的不同,研究的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也不一样。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板书】:动与静:运动的相对性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参照物选取的不同,研究的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也不一样。【演示PPT12】总结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①首先确定研究对象②选定参照物③若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位置没有变化,则研究对象是静止的;若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位置发生变化,则研究对象是运动的;【板书】:3.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