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9408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6课时课件+教案 +素材(共3份打包)

日期:2025-09-18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10次 大小:91002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课时,打包,3份,素材,教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学生已经认识了亿以内的数,掌握了计数单位、数位等知识。本节课是对数的知识进行一次概括和总结,为后续认识亿以上的数、学习分数、小数作好准备。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6~18相关内容,完成教科书P22“练习三”第1、2、6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记数的方法及阿拉伯数字的产生过程;认识自然数,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初步感知亿以上的数和对应的计数单位,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表。 2.经历构建数位顺序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了解数的发展历程,渗透其中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难点 根据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出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提问设疑,引出课题 在PPT上出示“”数学“”两个字。同学们,数学反过来读就是“”学数“”那么,数是怎么产生的?人们又是怎样来记数的?大家对这些问题好不好奇?先请两三位同学说一说,再揭示今天的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研究数的产生(板书)。 二、新授 (一)了解数的产生 1. 了解数的产生与数字的演变过程 a.了解数字产生的背景 揭示课题后,教师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讲述古人记数的方法。(书P16)内容如下:远古时代的人以打猎为生,每次捕获猎物都需要先记录数量,再进行分发,因此古人为了记录数量,他们想到了用石子、结绳、刻痕的方法来记数。比如在河里捕鱼时,捕获一条就刻下一道痕,这样一一记录下来就不会搞错到底捕了几条鱼?瞧,古人多么聪明呀。但是,随着捕猎技术的进步,捕猎工具的发展,打的猎物也越来越多,相应刻的痕也就越来越多了。 师:听了刚才的故事你知道古人有几种记数方法了吗?对于古人用这样的记数方法进行记数,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实物记数不方便,引出符号记数的需求。 教师顺势小结:是的,后来人们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这些记数符号就叫做数字。 为什么采用故事形式介绍数的产生背景?通过设置故事情境,了解数的产生背景,深切体会到古人用实物、结绳、刻痕方法记数的局限性,感受符号产生的必要性。 b.认识各地区的数字符号 为了能使学习更有趣味性,这一环节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带领孩子们一起认识世界各地区的数字符号。 PPT出示各地区数字如下图。先让学生猜一猜,你看懂这些符号所表示的数字了吗? 猜数后,教师介绍这三种记数符号图,一是古巴比伦数字图,二是中国算筹,三是罗马数字。 师:看到各国的数字符号,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这些记录的方法不方便,交流起来也不方便。 最后,教师出示阿拉伯数字,跟进问题:大家比较一下,阿拉伯数字最后能成为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号,他有什么优点?学生经过讨论,教师小结:由于阿拉伯数字简洁漂亮,阿拉伯商人在各地经商时,把阿拉伯数字带给了全世界的人民。经过很长时间,全世界才逐渐统一成现在这种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为什么设计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比一比、说一说的活动来了解数字的发展历史?学生在猜数、比较、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体会阿拉伯数字的优势。经历数字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也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 认识自然数 教师先直接出示自然数的概念: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这些都是自然数。接着安排同桌合作学习,完成学习单,探究自然数的性质和特点。 第一步,出示学习单,提出同桌合作要求:和你的同桌一起完成学习单。有困难请讨论解决。 第二步,同桌讨论完成学习单. 第三步,学生逐题进行口答反馈。 重点交流第三和第四题。预设:最小的自然数很多学生会填1。学生理解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理解:1表示1个物体,0虽然表示一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