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9958

曹冲称象的故事第2课时 称重我很行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189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曹冲,故事,2课时,称重,我很,教案
  • cover
曹冲称象的故事 第2课时 称重我很行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4~35。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的质量有大有小,通过称重工具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感知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通过具体的称重、类推感知1吨的质量,建立1吨有多重的观念。 3.能选择合适的方法称出物体的质量,并根据物体的质量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发展量感。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活动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称、天平、1袋黄豆、2个曲别针、鸡蛋、苹果、梨、2袋盐、2枚硬币。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这些单位有什么用处? 表示物体的质量。 教师出示一个鸡蛋、一个苹果、一个梨、一根粉笔 师:这些物品的质量一样吗? 师:凭你们的经验,你们认为哪个重一些?哪个轻一些? 基本能判定出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但是在较重的物体中,有的说梨重一些,有的说苹果重一些。 掂一掂,比一比   师:我们根据物体的大小可以初步判断出物体的轻重。判断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掂一掂。(教师边说边示范掂一掂) 指名几名同学上讲台分别掂一掂,并说说通过掂一掂,能感觉出哪个物品重,哪个物品轻。 通过掂一掂,还是无法确定梨和苹果哪个更重一点。 师:通过掂一掂,我们能大约判断物体的轻重,但是要更准确的质量,我们需要称一称。(板书课题:称重我很行) 将梨和苹果分别放在电子秤上称一称,让学生读出数据,再比较轻重。 称一称,建立1克、1千克和1吨的概念   1.明确1克的概念,感知1克的质量。 师:通过称,我们知道苹果比梨重×克(根据实际的数据),那么1克有多重呢?你们认为实际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可能是1克? 学生举例说1克的物体,但不一定正确。 师:1克的物体很轻。1枚1角的硬币约重3克。1枚1元的硬币约重6克。2个曲别针约重1克。(出示准备的2个曲别针) 教师用天平称量,实证这些物体的质量。 师: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克呢?我们来称一称。 教师示范称量黄豆,5粒黄豆大约重1克。 教师给每个同学发2个曲别针、5粒黄豆,让学生分别掂一掂,感受1克有多重。 师:大家都感受了1克有多重,那“克”一般是什么样的物品的质量单位呢? “克”是较轻物品的质量单位。 2.明确1千克的概念,感知1千克的质量。 师:我们已经充分感受过1克到底有多重了。那么1千克有多重呢? 教师出示1袋食盐。 师:这1袋食盐的质量是500克,2袋就是1千克。 教师放在电子秤上称一称。 师:大家看一看,电子秤上显示有多重?(1千克) 2袋食盐的质量就是1千克。有谁愿意上来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 教师将2袋食盐拿着在教室内让学生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的质量。 师:我们来看看1千克鸡蛋有多少个? 教师边说边将鸡蛋往电子秤上添加,发现17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 电子秤上显示的1千克多一点,引导学生说大约1千克。 师:我们来看看几个苹果大约1千克。 教师逐步示范称苹果、梨,发现3个苹果、5个梨的质量都大约1千克。 3.明确1吨的概念,建立1吨的观念。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师:1吨比1千克重得多。大家观看课件。 课件出示教科书P35上面的图片。 师:大家观察,这一袋粮食有多重? 引导学生观察:1袋粮食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 学生活动。找一名体重约25千克的学生,让学生试着背一背,感受该同学的体重有多重,40名这样体重的学生共重1吨。 交流分享,实践应用   师:我们感知了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说说你们的体会。 1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但1只手可以掂起来,1吨很重。(教师适时板书) 师:在实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