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50899

10.1 浮力 教案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2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1087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0.1,浮力,教案,人教,2024,八年级
  • cover
10.1 浮力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知道什么是浮力以及浮力的方向。 2科学探究.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入液体中的体 积有关,跟液体密度有关。 教学重点 1.浮力概念的建立。 2.“称重法”测浮力。 教学难点 1.浮力产生的原因。 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 弹簧测力计、乒乓球、装满水的水槽、细线、石块、烧杯、水、盐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扔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奴隶们扔到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认为奴隶们受到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如图甲)由此引入浮力。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浮力 1.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 教师演示:出示一个装满水的水槽,用手将一个乒乓球压入水中,然后放手。(如图乙) 现象:乒乓球从水中浮起。 提出问题:浮在水面的乒乓球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谁?力的方向如何呢? 交流、讨论后,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作浮力。 2.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 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石块、铜块等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作用? 创设情景:将木块、泡沫塑料、石块、粉笔头投入水中,前两者漂浮,后两者下沉。 提出问题: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浮力作用吗?怎样来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学生展示方案,教师点评后,依据图示演示、讲解并记录: 空气中所受重力G/N 浸没在水中时的示数F拉/N 两者之差(G-F拉)/N 分析:物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之差说明了什么? 小结:石块在水中静止不动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石块受到的拉力大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所以,浮力大小=石块重力-石块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物理学中把这种测浮力大小的方法,叫作称重法。 得出结论: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F浮=G-F弹。 注意:在液体中,无论物体上浮还是下沉,形状规则还是不规则,运动还是静止,浸在哪种液体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3.浮力产生的原因。 提出问题:为什么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引导提示:利用液体压强的知识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方向如何?压力差的作用效果体现在哪里?方向又是如何呢?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由于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所以浸没在液体中并静止的立方体侧面每个位置上受到的液体压力,都会有正对的侧面上同一深度处受到的压力与之抵消。这样立方体侧面所受液体的压力的合力为零。但是,上、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不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小;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如图所示)。于是,就产生了竖直向上的压力差。立方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归纳总结,得出利用压力差求浮力的方法:F浮=F合=F向上-F向下。 结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探究点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造船比赛:用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船,用图钉作货物,看一看,谁做的船载的货物多?并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快乐游戏:造“船”比赛。学生每组一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设计造船,并观察交流船只的差异。大胆猜测,讨论交流: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1.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