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51419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知识清单)(含答案)九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复习系列(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

日期:2025-11-2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73625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十二,上册,学制,五四,科版,系列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知识清单) 思维导图 第1节 分子动理论 一、物质的构成 1. 物质的构成 常见的物质都是 构成的。 2. 分子的体积非常小 体积非常小,肉眼直接看不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方能看到。 例如氢气分子的直径约为2.3×10-10m。 3. 分子之间有间隙: 二、分子热运动 1. 扩散 (1)扩散: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作 。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分子间存在 。 (2)气体、液体、固体的扩散 2. 分子热运动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作分子的热运动。 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 。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分子间存在引力: 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因为两个铅柱的 。 (2)分子间存在斥力: 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孔,然后用力推入活塞,发现水很难被压缩。 2. 物质三态的微观特征和宏观特征 第2节 内能 一、内能 1.内能 (1)概念: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 (2)单位:焦(J)。 ①分子动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分子在做热运动,所以也具有动能。 ②分子势能:分子间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所以分子间具有势能,叫作分子势能。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1)温度:对同一杯水加热时,水的温度越高,水内部分子运动越剧烈,内能 。反之,温度 , 内能越小。 (2)质量:温度相同的水,质量越大,水分子数目越多,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也会越大,即水的内能也 。 (3)状态:0℃的冰吸热熔化成0℃的水时,体积变小,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变大,水的内能 。可见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状态有关。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 改变物体的内能 发生热传递时,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大。 (2)热传递的实质:是 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 (3)热量: A.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B.单位: 。 C.对热量的理解: 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谈论热量。不能说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放出热量”等。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教材实验 ①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空气的内能 ,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就会燃烧起来。 ②给内盛少量水的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可看到瓶内出现白雾(即小水滴)。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 。 (2)结论: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3)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 相互转化的过程。 请你说出下列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①冬天人们搓手感到暖和;②从滑梯下滑时屁股有点发烫;③擦划火柴,火柴头着火;④汽车急刹车时,路面有黑色的划痕。⑤流星的形成。 三、内能、热量、温度的关系 1.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内能要增加或减少,但温度 变化。 例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晶体凝固,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但温度也不发生变化。 2.物体温度改变,内能改变,可能是通过 ,也可能通过 。 第3节 比热容 一、比热容 1. 比热容(C): (1)物理意义:用来比较物质 。 (2)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3)公式: Q 表示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焦耳(J) m 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是千克(kg) Δt 表示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C 表示物质的比热容,单位是焦/(千克·℃),符号: J/(kg·℃) (4)对比热容的理解: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