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多元发展 韶关破局 大单元知识体系 国家安全 选择性必修3 人地关系 学习目标 01 02 03 以广东省韶关市为例,说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判断该资源型城市所处的生命周期位置。(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以广东省韶关市为例,说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特征,分析该城市发展的方向。(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归纳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方向的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身边城市调查研究与分析中,为该城市的发展献计献策。(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课程标准 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 材料一:韶关矿产资源丰富,冶铜业生产规模和技术在宋朝时均在全国首屈一指。清末至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得以振兴发展,韶关地区的工矿企业迎来勃兴。 材料二:1943年抗战时期,广州沦陷后,韶关临危受命成为战时省会,湘粤赣交界处的战略位置使其成为物资与人才的中转站,商贸活跃度一度超越沿海。 韶关钢铁厂 材料三:195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韶关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发提供了70%的铀原料;1958年后,国家将韶关定为“华南重工业基地”,积极筹划建立钢铁、机械、煤炭等八大大型工业,新建了以大宝山矿、韶关钢铁厂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工业企业。1966年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韶关开始了大规模的“小三线”工业建设,大批军工企业开始陆续在粤北建立。至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14.97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66.2%,成为广东省的“工业重镇”。 资源 工业基础 地理位置 政策支持 一、韶关之兴 结合材料,指出韶关成为“工业重镇”的优势区位因素。 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 是指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举例: 鹤岗 大庆 东川 个旧 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比重较大,综合效益较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的产业。 ———煤炭资源 ———石油资源 ———天南铜都 ———中国最大锡都 材料一:韶关因矿而兴,1966年8月,韶钢炼出第一炉钢水,这炉火红耀眼的钢水标志着韶关钢铁厂正式诞生。此后,钢铁产业成了韶关发展绕不开的话题。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重心转移到珠三角,工矿企业大量外迁,工人失业,厂房和土地闲置。2011年起,钢铁行业进入“寒冬”,钢材价格大幅下跌,市场需求萎缩,韶钢连续亏损,面临退市风险。韶钢的产品以建筑钢和中厚板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缺乏高端产品和技术优势。韶钢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市场对高端钢铁产品的需求。钢铁行业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为了减少生产成本,韶钢在环保方面做得不尽人意。这期间,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步枯竭,先后被确定为中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城市之一。 结合资料,归纳改革开放后韶关面临的困境。 社会:失业人员增加,社会矛盾突出 环境: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恶化 产业:资源枯竭;世界性钢铁过剩 产业结构单一,难以及时开发可替代的产业 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资源枯竭型 城市 二、韶关之困 我国共有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 其中一半以上为煤炭城市,其余为石油城市、 森工城市、有色金属城市等 我国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有哪些? 其数量及类型呈现什么特点? 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资源型城市 城市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或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城市经济发展趋于缓慢,资源型城市就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 韶钢是广东省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秉承“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