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53400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猜数游戏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239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猜数,游戏,教学设计
  • cover
《猜数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0以内的加与减”第一课时48-49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得数是6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材创设了“猜数游戏”的情境,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数学活动。问题1和问题2的两个猜数活动都是在猜“手上的棋子个数”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有关6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为正确计算加减法积累经验;问题3通过实际分一分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记录结果,为正确计算加减法积累经验,初步感悟加法和减法的互逆关系;问题4借助算式找找生活中有关6的加法和减法,沟通加减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5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认识了加减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幼儿园对6的加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经验,突出学生学的过程,为学生提供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性情境图和机会。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处在具体形象阶段。对本节课数学思考和数学表达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对学生找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不同程度地经历了丰富的6的计算情境。多数学生只是会计算,对结果的产生的过程缺乏思考,也比较缺乏数学问题意识。 【素养目标】 1.在猜数游戏的活动中,能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列出加减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减法意义,探索并掌握有关6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利用10以内数的认识和5以内数的加减法,推理出有关6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初步感悟加法和减法的互逆关系,能运用经验、实物操作等方法解释、验证结果的实际意义。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关6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初步感悟加法与减法的互逆关系,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 PPT、棋子6个、圆片、直尺 【学习过程】 课前约定(规则、习惯)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想玩游戏可要守规则,在课堂上要会听、会看、会想、会说(具体化),你们能做到吗? 直接引题 师: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猜数游戏”。 板书:猜数游戏 问题探究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6的加法意义 师:猜数游戏怎么玩呢?老师带来了一些棋子(小眼睛仔细看): 师:你知道了什么? 师:一只手有4个棋子,另一只手有2个棋子,现在我要来个魔术。 追:谁看懂了,谁能来提一个问题呢? 引导学生完整的说一说,多复述几遍(“你能像这样完整的说一说?”) 师:一只手有4个棋子,另一只手有2个棋子,一共有多少个棋子呢? 板书:一共有几个棋子呢? 师:都想出来6个,你能列出算式吗? 预设:①4+2=6 ②2+4=6 师:4+2=6,6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预设: (1)点数法:1、2、3、4、5、6 (2)接数法:在4个的基础上,继续数5, 6; (3)类推法:根据“4+1=5”, 推算出“4+2=6” 师: 2+4=6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追:你能黑板上的棋子来摆一摆。 学生板演: 师:谁看懂了?(合)那4+2=6呢 师:看来无论是4+2=6还是2+4=6,这两个算式都表示同一个问题: 把4个棋子和2个棋子合在一起,求它们一共有几个棋子呢? (二)在具体情境中,理解6的减法意义 过渡:同学们真厉害,刚才的猜数游戏难不倒大家,你们想玩更有挑战性的吗? 师:两只手一共有6个棋子,现在我要来变个玩法(小眼睛仔细看),出示一只手有3个棋子,猜一猜另一只手有几个棋子? 师:你猜几个?(3个) 师:你们真厉害,一猜就中! 追:你是怎么猜的?能用算式来说一说吗? 预设:①3+3=6 ②6-3=3 师:6-3=3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来摆一摆吗? 学生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