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遵守法律规范 同步练习A卷2025-2026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 一、选择题 1. 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 A. 小李因闯红灯被交警处罚 B. 小张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C. 小王因盗窃被法院判刑 D. 小赵在学校违反校规校纪 2. 我国法律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是( ) A. 14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20周岁 3. 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的是( ) A. 小明在超市偷拿价值50元的零食 B. 小刚酒后驾驶机动车 C. 小红故意损坏同学的手机 D. 小强在网络上散布谣言 4. 中职生在实习期间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正确的做法是( ) A. 直接罢工抗议 B. 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C. 在社交媒体曝光公司 D. 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5. 下列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 A. 警告 B. 罚款 C. 拘役 D. 行政拘留 6. 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应当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A. 自愿原则 B. 等价有偿原则 C. 诚实信用原则 D. 公平原则 7. 预防犯罪的关键是( ) A. 增强法律意识 B. 远离社会交往 C. 避免接触网络 D. 只关注学习 8. 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最权威的维权途径是( ) A. 协商 B. 调解 C. 仲裁 D. 诉讼 9. 下列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 ) A. 兄弟姐妹 B. 祖父母 C. 外祖父母 D. 子女 10. 法律的最主要特征是( ) A.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 规定权利和义务 二、多选题 1. 下列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的有( ) A. 欠债不还 B. 侵犯他人名誉权 C. 偷税漏税 D. 贩卖毒品 2. 中职生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的途径有( ) A. 学习法律知识 B. 参与法治实践活动 C. 结交不良青年 D.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3. 犯罪的基本特征包括( ) A. 严重社会危害性 B. 刑事违法性 C. 应受刑罚处罚性 D. 一般违法性 4. 依法维权的途径包括( ) A. 协商 B. 调解 C. 仲裁 D. 诉讼 5.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 A. 停止侵害 B. 排除妨碍 C. 返还财产 D. 赔偿损失 三、填空题 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_____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和_____。 3.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_____。 4.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 5. 依法维权的最后途径是_____。 四、判断题 1. 一般违法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 2. 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 3. 合同一旦订立就不能变更。( ) 4.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 5.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 五、简答题 1. 简述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2.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3. 民事活动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六、材料分析题 案例: 中职生小林在实习期间,发现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加班3小时但不支付加班费。小林多次与公司协商无果,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问题: 1. 小林的哪些权益受到了侵害? 2. 小林可以通过哪些合法途径维权? 同步练习A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C 3. B 4. B 5. C 6. B 7. A 8. D 9. D 10. B 二、多选题 1. AB 2. ABD 3. ABC 4. ABCD 5. ABCD 三、填空题 1. 国家强制力 2. 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 3. 严重社会危害性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 诉讼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五、简答题 1.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道德是自然形成的,靠社会舆论、信念等维系,调整范围更广。 2.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增强法律意识,学习法律知识;杜绝不良行为,如旷课、打架斗殴;谨慎交友,避免结交不良青年;积极参加法治教育活动。 3. 民事活动基本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合法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六、材料分析题 1. 权益侵害: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