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家乡新变化》的第二课时,继续围绕“我的家乡美”这一大单元主题展开。教材通过“家乡传统永流传”和“我的家乡会更好”两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在感受家乡变化的同时,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思考家乡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对家乡未来的责任感。 学情分析 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家乡的变化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也对家乡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在本课时中,学生对于家乡的传统可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挖掘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对家乡未来发展的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一些传统习俗、传统技艺等文化;思考并表达自己对家乡未来发展的希望和建议。 2. 能力目标:通过调查、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对家乡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思考家乡未来的发展,表达自己对家乡未来的希望。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为家乡未来发展贡献力量的内在动力。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播放视频 2.提问:“同学们,在刚刚的视频里,你们看到了哪些熟悉的场景?这些场景和我们平时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呢?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家乡传统活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兴趣,自然地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家乡传统永流传 1.同学们,我们的家乡不仅在外观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还有很多传统一直流传到现在。这些传统是家乡的宝贵财富,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2.分享一下你知道的家乡传统,如家乡的传统美食制作方法、传统节日的习俗、民间故事等。 3.读一读《糖画的故事》 4.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5.播放视频《全国各省民俗文化混剪》 6.教师总结:家乡的这些传统是我们的先辈们智慧的结晶,它们承载着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我们要好好地传承和发扬。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和展示,加深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并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教师的总结和视频的播放,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明白传承家乡传统文化是每个家乡人的责任和使命。 (三)我的家乡会更好 1.虽然我们的家乡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也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但我们还可以让家乡变得更好。同学们,你们希望家乡哪些地方会变得更好呢?” 2.学生思考并发言,表达自己对家乡未来发展的希望,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这些希望,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介绍一些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的身边的家乡人,如勤劳的农民、敬业的教师、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等,让学生感受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 4.小组讨论:我们作为家乡的小主人,现在可以做些什么来让家乡变得更好呢?把想到的建议写在纸上或者画出来。 5.学生分组热烈讨论,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小组讨论的成果。(有的小组讨论出要爱护家乡环境、好好学习等文字内容写在纸上,有的小组则画出自己为家乡做贡献的图画,如给花草浇水、帮助打扫街道等。) 6.教师总结:作为家乡的小主人,我们可以通过爱护环境、遵守规则、学习知识、帮助他人、宣传家乡和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我们年纪小,但只要每个人都努力一点,家乡一定会变得更好!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