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第23~24页 1.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在画图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经历画图的过程,掌握画图的方法。 教师准备:三角板,方格纸。 学生准备:直尺或三角板,方格纸,课本。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 学习方法: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再认识(一)》,知道了轴对称图形的哪些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完全相同,进一步说就是两边对称、大小相等、距离相等、方向相反。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根据轴对称图形的这些特征进行画图。[板书课题:轴对称再认识(二)] 1.画出小房子的另一半。 (1)出示教材23页上面情境图中的图①。猜一猜这是什么的一半?请同学们在头脑中想一想它的另一半是什么样的,整个图形应该是什么样的? 学生思考,回答。 (2)出示教材23页上面情境图中的图②。这是淘气根据轴对称的知识画出的房子,他画的对吗?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面向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看法可能有:淘气画出的房子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他画的不对;房子下面最左边一点到对称轴有2格,则房子下面最右边一点到对称轴也应该有2格,所以他画的不对;等等。 (3)如果要你画,你在另一半里都要画什么?怎样画出小房子的另一半? 小组讨论后回答。 汇报如下:房子下边最左边一点到对称轴有2格,房子下边最右边也应该到对称轴有2格;房子的门左边到对称轴有1格,门右边到对称轴也应该有1格。 学生在图上试着画出轴对称小房子的另一半。 2.补全轴对称图形。 (1)尝试画图。 怎样在方格纸上根据轴对称图形已有的一半画出它的另一半呢?请同学们在下图(教材23页中间例题情境图)中试一试,再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学生画图、讨论,教师巡视,提醒学生作图时要使用铅笔,直尺或三角板。) (2)展示作品,交流方法。 将学生画好的图形展示出来,集体评议,请画的正确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引导学生说出:想象左边的图形是沿对称轴对折后的图形,把对折后的图形展开。先找到每条线段的端点,看每个端点到对称轴是几格,再找到和这些点对称的点,按照左边图形的形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归纳方法。 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1)定:确定已知图形的关键点; (2)数(或量):数出或量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描: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描出关键点的对应点; (4)连:按照已知图形的形状顺序连接各个对应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4.画出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1)画一画 出示教材23页下面的例题,第一幅图中左边是什么数字?如果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需要注意看什么?怎样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第一幅图,对称轴左边是数字“2”,最右边距离对称轴1格,找到每条线段的端点,数一数这些端点到对称轴是几格,再找到和这些点对称的点,顺次连接各点,画出轴对称图形。 学生独立画出轴对称图形,指名展示。 再次提问:第二幅图的对称轴在哪儿?图形在对称轴的哪个方向?怎样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独立画出图形。 (2)作比较 思考:比较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后,师小结:这两个问题画图的方法相同。不同点在于第二个问题给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对称轴在图形上,第三个问题给出的图形是一个完整的图形,对称轴在图形之外。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图形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如何补全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