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55543

2.3 平移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1152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平移,教案,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上册
  • cover
教材第25~26页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在方格纸上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并体会平移运动的特点。 2.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 3.在画图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能正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掌握平移的方法。 教师准备:三角板,方格纸。 学生准备:直尺或三角板,方格纸,课本。 教学方法:实践探究教学。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动手操作。 1.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并进行提问。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幅图中国旗上升的过程是平移,第二幅图中抽屉的运动是平移,第三幅图中缆车的运动是平移。 2.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你能再列举一些例子吗? 学生再列举一些平移事例。 原来我们在生活中都接触、发现过平移现象了,今天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深入研究图形的平移。[板书课题:平移] 1.画出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 出示(小旗图),请你画出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应该怎样画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总结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怎样找到图形平移后的位置,二是怎样使画出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一样。 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找出向左平移4格后的位置? 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先在小旗上确定一个关键点,然后把这个点向左平移4格,标上记号。 师:找到点却不一定能画出和原来一样的图形,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引导学生总结:方法一,确定点后还要看原来图形中每条线段的长度各是多少格;方法二,找出原图形上所有的关键点,把关键点平移后,再顺次连接各点。 学生动手画一画,并面向全体同学展示,注意作图要规范,不能多画也不能少画,作图要用直尺或三角板。可以比较一下,哪些同学画得好,他们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引导学生讨论:笑笑移动后的结果怎么和淘气的结果不一样? 学生讨论后汇报:根据平移前后两图形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来判断,笑笑将小旗向左平移了7格。 2.画出小旗向上平移4格后的图。 出示,请你画出小旗向上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 学生独立画图,然后同桌进行交流,学生讨论后汇报。 引导学生说出画图的方法:先确定一个关键点,把这个点向上平移4格,再从平移后的点开始,照原图画好。也可以找出几个关键点的对应点,顺次连接即可。 提醒学生注意:小旗平移后,大小和形状都不能改变。 3.画出小船两次平移后的图形。 出示,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小船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5格后的图形。 学生在课本上动手去画,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展示。 引导学生说出:与前面作法相同,不过本题需要经过两次平移才能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4.知识小结。 师:我们如何在方格纸中画平移后的图形?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归纳:按顺序找出所画图形的几个关键点(或线段),按要求平移相应的格数描出各点,把这些点(或线段)连接起来。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是平移现象,学生知道了平移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如何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的图形进行平移。 1.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3,4题。 2.选用相应单元的练习部分。 平移 1.确定关键点; 2.平移关键点; 3.顺次连接各点。 平移后,图形大小和形状不变。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展示动态的平移过程,让学生了解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利用实物模型按平移的要求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平移的过程是整个图形按要求进行平移,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之间的方格数,而不是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方格数。学生只有理解了平移的步骤和画法,才能对平移的特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才能真正理解平移,并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