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65723

2.4 中国的气象灾害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2)

日期:2024-06-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4027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国,气象灾害,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 cover
2.4 中国的气象灾害 课时练习 下图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据此完成第1~2题。                  1.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减小 B.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 C.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 D.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 2.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少 B.②地区干旱程度高于①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 C.③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 D.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 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由图中年干旱旬数等值线数值可知,由东南向西北数值逐渐增大;在洛阳市的西南部,有两个高值中心,一个低值中心。因此D项符合。第2题,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说明该地较湿润,应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②地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干旱程度较高;③地等值线向西北增大,应受季风影响。故该地区等值线的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 2011年7月28日14时,第9号热带风暴“梅花”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30日8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14时继而增强为台风,20时加强为强台风,我国从福建到东北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据此完成第3~4题。 3.台风“梅花”最可能生成于下图所示地区中的(  )。 4.受台风“梅花”的影响产生暴雨天气,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有(  )。 ①地震 ②滑坡 ③泥石流 ④洪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3.A 4.B 解析:第3题,影响我国的台风多发生于菲律宾以东洋面,根据其经纬度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4题,台风带来的暴雨可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洪涝为气象灾害,地震为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 读入侵我国的寒潮路径图,完成第5~6题。 5.寒潮入侵的季节不同,经过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天气现象,下列有关图中各地寒潮天气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寒潮入侵①地区常带来风雪迷茫、寒冷彻骨的天气 B.寒潮到达②地区,由于冷空气干燥常出现少雨雪多风沙的天气 C.4、5月份,寒潮冷锋到达③地区常使该地区成为全国多雨中心 D.春秋季节寒潮入侵④地区可带来大规模雨雪、冰雹天气 6.“瑞雪兆丰年”这句农谚反映出的寒潮益处是(  )。 A.高低纬热量交换 B.缓解冬季旱情 C.抑制有机质分解,保持肥力 D.保持物种的繁茂 答案:5.A 6.B 解析:第5题,寒潮到达②地区,是由于冷空气南侧的暖空气干燥而出现少雨雪多风沙的天气,如果暖空气水汽含量比较大,就会带来雨雪天气;4、5月份,我国降水量较多的地区在华南,而不是在③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④地区春秋季节温度较高,寒潮入侵④地区可带来大规模降雨天气,而不是降雪、冰雹天气。第6题,寒潮带来的益处主要表现在:一是低温会冻死害虫的卵,减少来年的病虫害;二是寒潮会带来降水,可以缓解冬季旱情。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据此完成第7~8题。 7.形成诗中描述的景观的天气系统是(  )。 8.“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原因是(  )。 A.这里位于寒潮的源地 B.纬度位置高,气候严寒,距寒潮源地近 C.受夏季风影响强,水汽充足 D.是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少的地区 答案:7.A 8.B 解析:第7题,从诗中可知该地有寒潮过境,产生了大风雪天气,能形成寒潮的天气系统应是冷锋。B是暖锋,C为气旋,D为高压脊。第8题,古称内蒙古、蒙古一带为胡地,由于该地区所处纬度位置高,气温低,距离寒潮源地较近,所以这里受寒潮影响的时间早且强度大。 9.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旱灾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