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名称 Unit 6 Rain or Shine Section B How do we feel about the weather (1a-2b)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阅读并比较海伦和彼得在黄山旅行的不同感受。 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词汇和句型完成关于旅行的描述,并表达个人情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描述天气对个人旅行感受的影响。 难点: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准确表达个人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感受和经历。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Step1 Lead in 问候学生,让他们分享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旅行的经历。在黑板上写下关键词,如 “sunny(晴朗的)”“rainy(下雨的)”“windy(有风的)”“foggy(有雾的)”“happy(开心的)”“unhappy(不开心的)” 等。 通过分享旅行经历拉近距离,激活学生对天气与感受关联的已有认知;板书关键词强化天气和情感词汇记忆,自然引入 “天气与感受” 主题,为后续阅读和表达铺垫话题与词汇基础。 Step2 Work on 1a 展示 1a 中的图片,让学生预测爬山时能看到、听到或感受到的事物。必要时引入新词汇。 借助图片激发学生对爬山场景的想象,引导主动思考天气与感官体验的关联;适时引入新词汇,为后续阅读文本理解扫清障碍,培养观察与预测能力。 Step3 Work on 1b 观察 1b 中的帖子,让学生默读,然后结对讨论他们是否在游览同一个地方,以及对那里的感受是否相同。 通过默读和结对讨论,引导学生快速把握文本核心信息(地点、感受),培养初步阅读和比较分析能力,为深入理解文本差异奠定基础。 Step 4 Work on 1c 1. 引导学生细读帖子,让他们划出关键信息和感受。 2. 让他们完成 1c,用开心或不开心的表情符号表示海伦和彼得的感受。 3. 核对答案。 通过细读文本划出关键信息和感受,训练学生细节提取能力;用表情符号标注感受,将抽象情感可视化,帮助学生直观区分两人的情感差异;结构化表格梳理信息,强化对 “天气 — 经历 — 感受” 关联的理解,落实 “比较不同感受” 的重点目标。 Step 5 Work on l d 再次阅读帖子,用方框中的疑问词补全 1d 中的问题。用 1d 中的问题帮助学生练习就帖子内容提问和回答。确保他们使用提供的疑问词。 课堂上核对答案。答案为:(1)Where(2)What(3)Who;Why(4)How 通过补全疑问词和问答练习,强化学生对特殊疑问词(Where, What, Who 等)用法的掌握;结合文本内容提问,锻炼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并准确表达的能力,提升语言运用的针对性。 Step 6 Work on 2a 1. 给学生提供 2a 中的短文,让他们用括号中单词的正确形式完成短文。 2. 核对答案:looking;is raining;is blowing;looks;running。 通过短文填空任务,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动词的正确形式(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巩固时态知识;短文围绕天气场景展开,强化 “天气 — 动作 — 感受” 的语言关联,提升语法运用的准确性。 Step 7 Work on 2b 1. 让学生画一幅人们经历暴风雨或其他天气状况的图画,并写下对他们行为的描述。 2. 请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描述。 结合绘画和写作,将抽象的天气感受转化为具象的画面和文字,激发学生创造力;分享环节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天气下的行为与感受,突破 “准确表达感受” 的难点。 Step 8 Summary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表达个人对天气和旅行经历感受的重要性。 梳理本课核心知识(天气与感受的关联、表达词汇与句型),强化学生对 “表达真实感受” 的重视,帮助构建知识框架,明确学习目标的达成意义。 Step 9 Homework 布置作业:写一段短文描述个人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经历,包括天气带来的感受。 通过撰写个人经历短文,将课堂所学延伸至生活实践,巩固 “描述天气、经历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