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 Friendship Lesson 2 Listening & Speaking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友谊”这一主题展开。本课时为听说课,听力语篇以校园采访的形式呈现,记者Li Na分别采访了Wu Di和Su Mei两位学生,围绕“好朋友应当是什么样子”展开讨论。语篇通过简洁自然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对朋友应具备品质的理解。随后学生还将运用所学知识与同伴谈论自己的好朋友,包括描述好朋友的外貌,品质,行为,爱好以及表达好朋友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和好朋友应该具备什么品质。在语音部分,学生将学习/i:/, / /, / /, /e/, /p/, /b/的发音方法与拼读规则,引导学生注意这些音标的发音差异,并通过跟读和练习进行强化训练,从而提高发音准确度与朗读流利度。 二、语篇分析 【What】 本课时听力语篇是一段校园采访。这段对话呈现了校报记者Li Na对两位同学关于“好友”主题的采访过程。首先,Li Na提问“何为好朋友”。第一位同学Wu Di认为好朋友要诚实,不会撒谎且值得信任,和朋友在一起可以倾诉感受;第二位同学Su Mei则觉得好朋友应是关心他人的,自己不开心时会安慰,鼓励自己,且朋友总是陪伴在身边。整体上,对话围绕友谊品质这一话题,用问答形式展现了不同学生对好朋友标准的看法。 【Why】 通过该听力语篇,培养学生获取主旨要义及关键细节的能力,让学生思考友谊中重要的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通过不同学生对好朋友特质的回答,呈现友谊中诸如诚实、关心等重要品质,让学生明白在交往中要注重这些品质,进而学会辨别和珍惜真正的好朋友。 【How】 该语篇以采访场景为依托展开,在问答过程中自然推进话题。采用日常口语交流形式,结构清晰、语境真实,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语言简洁通俗,符合学生日常交流习惯。通过记者提问“What makes a good friend?”这一核心问题,引出两位同学不同观点,结构清晰明了。两位同学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想法,并用具体情境如“When I’m with them...”“When I feel sad or blue…”加以解释,使观点更具体易懂。对话中还使用了大量口语化表达和日常交际用语,如“Would you mind answering some questions ”“You can just call me...”等,贴近学生语言水平,有助于他们习得真实自然的表达方式。 三、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期的学习,已初步接触过“朋友”“人际交往”等相关话题,能够理解和表达一些关于朋友的基本特征,并能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简单的观点表达。在听力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听懂语速适中、语句清晰的日常对话,能够抓住主要信息点。但在涉及人物观点表达、句子间逻辑关系以及情感态度理解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遗漏或误解。本课听力语篇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共鸣,尤其是在“你希望拥有怎样的朋友”这一问题的引导下,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激发表达欲。但由于初一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尚处于发展阶段,在尝试表达个人观点或具体情感时,常常缺乏恰当词汇或句型的支撑,需要教师给予必要帮助。因此,教师在本课教学中应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设计分层听力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提取关键信息,同时通过情境创设、词汇补充和观点示范帮助学生丰富表达内容。在语音方面,学生已初步接触元音发音规则,能区分一些基础音素,但在听辨相近音素、准确模仿语音语调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跟读模仿、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i:/, / /, / /, /e/, /p/, /b/的发音方法与拼读规则,从而提高发音准确度与朗读流利度。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通过听力获取对“好朋友应该拥有哪些特质”这一问题的看法,并积累相关语言知识。 2.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同伴谈论自己的好朋友。 3. 辨识含元音/i:/, / /, / /, /e/和辅音/p/,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