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第32~33页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能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个数的数量范围,发展空间观念。 3.大家要勤于动手动脑,养成良好习惯。 1.能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并能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2.能根据从不同角度或某一角度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物体的组成。 教师准备:小正方体若干。 学生准备:小正方体若干。 教学方法:导练法、游戏法、例证法。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 出示古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这首诗描绘了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由3个或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参加“搭积木比赛”,在比赛中,进一步学习观察物体的方法。(板书课题:搭积木比赛) 出示教材第32页情境图———比赛 1.比赛一:画一画。 (出示)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了一个立体图形。请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1)小组合作,分别画出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看谁画得好,完成得快) (2)小组汇报结果,师指导观察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画得这样得心应手,应该是源于仔细、有序观察,看来有序观察真的很重要。 2.比赛二:搭一搭。 (出示)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几个小正方体? (1)出示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让学生同桌合作搭一搭,然后全班交流展示,找学生展示自己的搭法。 师:如果你们手中的正方体足够多,你们能有多少种搭法?(无数种)为什么?(因为在搭出横排4个小正方体以后,可以在它们的上面和下面继续摆小正方体) 师总结:当我们提供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的时候,我们所搭出的立体图形会有很多种。 (2)好的,我们继续比赛,增加一个条件,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你们知道这个立体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吗? 学生独立操作,全班反馈。 师问:如果现在还给大家足够多的小正方体,还能搭出无数种吗?(不能)为什么? 小结:随着第2个条件的介入,搭出的图形只能是2排了,这样就从刚才只提供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的搭法“多”到现在的搭法“少”了。 师问:当我们根据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这个立体图形唯一的样子,但是我们能确定什么? (3)那请大家思考,最多可以有几个小正方体?最少需要多少个?想好的同学可以搭一搭验证一下。 (最少是5个小正方体,最多是8个小正方体) 演示。 (4)如果我们想确定搭出的立体图形唯一的样子,可以加什么条件? (从正面观察到的图形) 小结:提供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面观察到的图形,我们就能确定立体图形唯一的样子了。 3.比赛三:看谁搭得多。 (出示)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请同学们动手搭一搭,看谁搭的方法多。 (1)同桌合作搭一搭。 (2)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 (3)思考:为什么只提供了从上面看到的形状,你们就能准确地说出有几种搭法呢? (因为规定了小正方体的个数———6个,所以只能有5种搭法)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并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以及根据从不同角度或某一角度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的方法。 1.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1题、3题。 2.选用相应单元的课时练。 搭积木比赛 画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