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1361

五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

日期:2025-10-2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4831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两位数,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不进位加、不退位减 第1课时 不进位加法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材第75~76页的内容。 1.帮助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让学生能够熟练进行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2.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求解相关问题。 掌握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正确地计算出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 学具、课件。 一、导入新课 1.计算。 15+4  3+6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出示例1的情境图。 教师:你从图中能知道什么? 学生观察情境图后回答:从图中可以知道,买了35个黄色乒乓球和24个白色乒乓球。 教师:那你能算出一共买了多少个乒乓球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板书:不进位加法) 二、学习新知 教学例1。 1.教师根据出示的情境图,分析题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5+24,教师:怎样计算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的计算方法。 教师结合学生的计算方法讲解,并用课件展示用小正方体表示的计算过程。 教师总结:计算35+24时,可以先算30+20=50,再算5+4=9,最后算50+9=59;还可以先算35+20=55,再算55+4=59。 2.教师:不同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分析计算方法,发现相同点。 教师巡视,收集讨论结果,总结:无论哪种算法,都是十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数相加。 3.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演示35+24的计算过程。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其余学生各自填写教材上的空。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题(第1道算式)。 指名学生上台拨一拨,并说说自己的算法。 2.完成“想想做做”第 2题(第1组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不进位加法 35+24=59 30+20=50     35+20=55 5+4=9 55+4=59 50+9=59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生能借助生活中的情境,自主探索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通过学习,我们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了我们的计算能力。 第2课时 不退位减法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材第75~76页的内容。 1.帮助学生理解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让学生能够熟练进行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 2.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求解相关问题。 掌握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正确地口算出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结果。 学具、课件。 一、导入新课 计算。 25-3   39-8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之前我们学习了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 (板书:不退位减法) 二、学习新知 教学“试一试”。 1.利用计数器计算35-24。 (1)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试着用计数器进行计算。 (2)教师边拨计数器边讲解每一步的含义。 教师总结:计算35-24时,可以先算30-20=10,再算5-4=1,最后算10+1=11;也可以先算35-20=15。再算15-4=11。 2.教师:比较一下,3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