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1443

1.3 借阅图书(教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6333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借阅,图书,教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
  • cover
第一单元 100以内数加与减(二) 第3课时 借阅图书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摆小棒转化成已经学习过的算式,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2.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能读懂他人的方法,能在不同方法的 对比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运算策略得出结果,发展运算能力。 3.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难点: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 师:观察图片,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在图书馆中,有两个小朋友在借书。右侧是一个表格,分别记录了“儿童画报”“故事书”“连环画”原有的数量(儿童画报 35本、故事书52本、连环画40本)以及借走的数量(儿童画报9本、故事书28本、连环画17本)。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预设1: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预设2: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 师:同学们都非常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来展开。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师:我们先看到“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这个问题,如何列式呢? 预设:儿童画报原来有35本,借走了9本,求剩下的,就用原有的减去借走的,列式为35-9。 师:如何计算呢?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动手探究,交流讨论。 师: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 预设1:我拿出3捆和5根表示35,先减去5根,然后把剩下的3捆中的一捆拆开成10根,再减去4根,剩下6根,与2捆合在一起就是26。 用算式表示就是先算35-5=30,再算30-4=26。 预设2:我拿出3捆和5根表示35,然后将其中一捆拆开成10根,与5根合在一起,也就是15根,减去9根,还剩6根,再与2捆合在一起就是26。 用算式表示就是先算15-9=6,再算20+6=26。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动手动脑,非常棒! 2.探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师:故事书还剩多少本?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预设:故事书原来有52本,借走了28本,求剩下的,就用原有的减去借走的,列式为52-28。 师:如何计算呢?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动手探究,小组交流讨论。 师: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 预设1:我拿出5捆和2根表示52,先减去2捆,然后把剩下的3捆中的一捆拆开成10根,与2根合在一起,减去8根,剩下4根,与2捆合在一起就是24。 用算式表示就是先算52-20=32,再算32-8=24。 预设2:我拿出5捆和2根表示52,然后将其中一捆拆开成10根,与2根合在一起,也就是12根,减去8根,还剩4根,再用剩下的4捆减去2捆,还剩2捆,合在一起就是24。 用算式表示就是先算12-8=4,再算44-20=24。 师:同学们都非常棒,得到了正确结果。 3.结合生活情境理解算式的含义。 【课件出示】 师:结合情境图找一找40、17、52和35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又是什么意思。 预设1:40表示的是连环画原有的数量,17表示的是连环画借走的数量,原有的数量减借走的数量,表示的就是连环画还剩多少本。 预设2:52表示的是故事书原有的数量,35表示的是儿童画报原有的数量,故事书原有的数量减儿童画报原有的数量,表示的就是原有的故事书比儿童画报多多少本。 师: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思考,理解了算式的含义,现在大家自己算一算吧! 学生自主计算,集体交流汇报。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材第7页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借阅图书 35-9=26(本) 52-28=24(本) 35-5=30 15-9=6 52-20=32 12-8=4 30-4=26 20+6=26 32-8=24 44-20=24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书借阅情境进行引入,有效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