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1475

曹冲称象的故事(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4430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曹冲,故事,教案,人教,三年级,上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曹冲称象的故事 第1课时 认识质量单位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材第31~33页内容。 1.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天平、电子秤等称重工具的使用方法。 2.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3.了解克、千克和吨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1.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 2.知道克、千克、吨之间的进率关系。 能正确运用质量单位解决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 一、故事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主题图。 师:你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请你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步骤和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出质量单位。(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师:生活中称重的工具有哪些?用什么单位记录或表示物体有多重? 学生交流汇报。 1.认识克与千克。(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图。) 师:从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盘秤、天平、电子秤等,以及秤上面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 师:什么是克?什么是千克呢?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克(g)、千克(kg)是生活中常用的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了解“千克”在日常生活中也叫“公斤”。) 2.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 教师出示一个质量单位为“克”的秤、一个质量单位为“千克”的秤和2包500克的糖果。 师:你们知道1千克等于多少克吗?现在我们用这2个秤和2包糖果来探究一下。 (1)先将1包糖果放在质量单位为“克”的秤上称一称,让学生说一说是多少克。(500克。) (2)再将另1包糖果放在质量单位为“克”的秤上称一称,让学生说一说这包糖果是多少克。(500克。) (3)让学生计算2包糖果一共多少克。(500+500=1000克。) (4)将2包糖果放在质量单位为“千克”的秤上称一称,让学生说一说这2包糖果一共多少千克。(1千克。) 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1千克等于多少克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认识质量单位“吨”。 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图。 师:从图中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质量单位“吨”。 教师总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4.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 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测量体重的图。 师:一名同学的体重是25千克,10名这样重的同学一共重多少千克?40名这样重的同学呢? 生1:10名这样重的同学一共重250千克。 生2:40名这样重的同学一共重1000千克。 教师向学生说明:1000千克就是1吨。 教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认一认”。 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小调查”。 可留作为课后实践作业。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说说你们今天学了什么?你又学会了什么? 认识质量单位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物品的质量,让学生感受到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2课时 称重我很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材第34、35页内容。 1.理解“等量替换”的基本原理,掌握用替代法解决称重问题。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称重方案,并用简单工具模拟称重过程。 2.激发对数学测量的兴趣,体会古代智慧与现代数学的联系。培养团队合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