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1738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受精作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09-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371997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课时,人教,遗传,必修,2019,生物
    第2课时 受精作用 聚焦·学案一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基本知能] 1.实验原理 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此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的        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流程 3.实验注意事项及相关问题分析 (1)细胞是立体的,因此同一时期的细胞因观察角度不同,分裂形态会有所不同,要注意识别。 (2)减数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观察的细胞处于不同时期,观察时应重点关注典型的分裂形态。 (3)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掌握显微镜下区别两次分裂时期细胞的方法: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的图像的主要区别是有无同源染色体。 (4)一般来说,选择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时,要选择分裂旺盛的雄性个体生殖器官。 [探究问题] (1)为什么选用雄性个体的生殖器官作为实验材料 (2)实验中为什么选蝗虫精母细胞作为观察材料 (3)装片中细胞已死亡,如何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4)如何辨别减数分裂Ⅱ与有丝分裂的分裂图像 [迁移训练] 1.下列关于“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时需用高倍镜 B.在处于减数分裂Ⅰ中期的细胞中能观察到赤道板结构 C.视野中能观察到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的细胞 D.视野中能观察到处于减数分裂Ⅰ时期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细胞 2.下列关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装片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有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D.用洋葱根尖制成的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3.(教材P24显微照片发掘训练)某同学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后拍摄了以下数码照片,图中所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的是 (  ) 聚焦·学案二 受精作用 [学案设计] (一)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方法步骤 项目 操作 准备 (1)材料用具:较大的白纸,铅笔或彩笔,适于制作染色体的材料(如橡皮泥、扭扭棒、细树枝、纸卷等) (2)用两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别制作两条大小不同的染色体。两条长的染色体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两条短的染色体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两种颜色分别代表来自父方和母方 (3)在纸上画一个足够大的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中心体和纺锤体等结构 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主要行为的变化 (4)把做好的染色体放在画好的细胞内,让长度相同、     的两条染色体配对,使着丝粒靠近,将两对染色体横向分别排列在         两侧。双手分别抓住并移动染色体的着丝粒,使两种颜色的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5)在另一张纸上再画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轮廓,并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将已经移到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放到这两个新细胞中 (6)把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横向排列在细胞中央的    处,平均分开每条染色体上连接染色单体的小块橡皮泥———相当于    分离。再将染色体分别拉向细胞的两极。然后,在两极有染色体的部分画出细胞轮廓,代表新细胞生成 模拟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将两对染色体横向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处,这次要在赤道板的每一侧放两条与之前相比不同颜色组合的染色体,重复步骤(4)~(5),比较形成的子细胞与前一次分裂结果的差异 模拟减数分裂中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假设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一次同源染色体的        间的互换,重复步骤(4)~(6),比较形成的子细胞与前面分裂结果的差异 (二)深化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的原因 |探|究|学|习| 下图中的A、a和B、b表示原始生殖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情况1中,最终产生的4个子细胞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