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伴性遗传 【学习目标】 1.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的特点; 2.基于对伴性遗传的认识,运用演绎推理,对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和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进行分析; 3.对常见的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伴性遗传病,能够根据双亲的表型对后代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学的预测; 4.运用伴性遗传规律,提出相关的优生建议,关注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聚焦·学案一 伴性遗传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学案设计] (一)伴性遗传的概念与性别决定的常见方式 1.伴性遗传 (1)概念:位于 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与 相关联的现象。 (2)常见实例:人类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果蝇眼睛颜色的遗传等。 (3)人类的X、Y染色体 X染色体携带着许多个基因,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携带的基因比较少。所以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 ,如红绿色盲基因。 2.性别决定 (1)概念理解 ①指细胞内遗传物质对性别的作用。 ②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是性别决定的物质基础。 ③性别决定的时期:精卵结合时。 (2)常见方式 XY 型 染色体 雄性:常染色体+XY(异型) 雌性:常染色体+XX(同型) 生物类群 某些鱼类、部分两栖类、哺乳动物、双翅目昆虫(如果蝇)和大多雌雄异体植物(如菠菜)等 ZW 型 染色体 雄性:常染色体+ZZ(同型) 雌性:常染色体+ZW(异型) 生物类群 鸟类、鳞翅目昆虫等 |情|境|思|考|探|究| 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一般也有所不同:环境决定型(温度决定,如很多爬行类动物);年龄决定型(如鳝);染色体数目决定型(如蜜蜂和蚂蚁);染色体形态决定型(如人类和果蝇等为XY型、鸟类和蛾类等为ZW型)等。下图是几种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 (1)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多少对 人类红绿色盲基因位于什么染色体上 (2)在观察蝗虫减数分裂的实验中,作为最佳实验材料应该选择蝗虫的精巢还是卵巢 请简要说明理由。 (3)蜜蜂有性染色体吗 据图分析蜜蜂的性别决定方式及雄蜂和雌蜂由什么细胞发育而来。 (二)运用实例分析伴X染色体遗传的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特点 (1)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 项目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BXB XBY 表型 正常 正常(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2)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与子代表现 ①女性正常和男性色盲 ②女性携带者和男性正常 ③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 ④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 (3)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归纳 ①患者中男性远 女性。 ②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从 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 。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 (1)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型[连线]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归纳 ①患者中女性 男性,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 ②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的后代中, 都是患者, 正常。 [例1]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若某病是由位于同源区段Ⅱ上的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则该病的遗传情况可能与性别有关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女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尝试解答:选 [归纳拓展] 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 (1)X1Y中X1来自母亲,Y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1只能传给女儿,Y只能传给儿子。 (2)X2X3中X2、X3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2、X3中任何一条既可以传给女儿,又可以传给儿子。 (3)一对染色体组成为X1Y、X2X3的夫妇生了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的都为X1,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可能为X2,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