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协同进化; 2.概述生物多样性及其形成的过程; 3.概述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点,认同其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主流和核心地位; 4.通过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存在的争论和疑点,认同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的。 聚焦·学案一 协同进化 [学案设计] |探|究|学|习| 结合图“猎豹追捕羚羊”,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地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 。 (2)捕食者的存在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理由是什么 (3)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什么 |认|知|生|成| 1.协同进化的概念分析 2.准确理解协同进化的几个关注点 (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仅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同种生物之间不存在协同进化。 (2)不同物种之间的影响既包括种间互助,也包括种间竞争。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3)无机环境的选择作用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进化;生物的进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无机环境。 (4)协同进化是千姿百态的物种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的形成原因。 3.生物进化过程中捕食者的作用 (1)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2)收割理论 ①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 ②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 ③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迁移训练]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种群中不同个体之间会出现种内互助的现象属于协同进化。 ( ) (2)捕食者的存在会导致某些少数物种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 ( ) (3)地球上无机环境的变化也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 ) (4)地球上物种、基因库乃至生态系统的形成,都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 ) 2.某研究院协同进化研究组利用DNA 序列,重建传粉榕小蜂、造瘿非传粉小蜂的系统发育树,揭示了传粉榕小蜂与造瘿非传粉小蜂之间是通过竞争相同的雌花资源而协同进化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协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B.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只能通过种间竞争实现 C.传粉榕小蜂与造瘿非传粉小蜂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 D.传粉榕小蜂与造瘿非传粉小蜂都是以DNA 为遗传物质,是二者协同进化的结果 3.根据物种间的相互关系,协同进化可分为互利或对抗的协同进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植物与传粉昆虫间存在互利的协同进化,植物得以传粉,传粉昆虫获得食物 B.人类与病毒之间存在对抗的协同进化 C.两种协同进化都能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即产生新物种 D.除生物间的协同进化外,生物还与无机环境发生协调进化 4.动物界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双方都在经历自然选择和不断完善。如猫和老鼠,在生存斗争中老鼠昼伏夜出,而猫的眼睛能随光线的明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到东西;老鼠会装死,猫会“假眠”;老鼠感观灵敏,稍有动静就逃得无影无踪,而猫脚下有肉垫,行走时无声无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猫和被捕食者老鼠进行着相互选择 B.为了能捕捉到感官灵敏、易逃跑的老鼠,猫采用脚下长肉垫的策略 C.猫和老鼠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属于协同进化 D.猫眼睛夜间可看到东西的特征是老鼠昼伏夜出行为对不定向变异选择的结果 聚焦·学案二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学案设计] 1.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及原因分析 (1)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生物多样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