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1780

第6章 章末 核心素养统率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件 学案)高中生物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10-0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14506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遗传,必修,2019,人教,生物化学,高中
    核心素养统率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建构知识体系]   当今生物来自共同祖先,化石是其直接证据,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证据也给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来自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也越来越多。关于适应是如何形成的,多种多样的物种是如何起源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作出了科学的解释。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生物进化的认识不断深入,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总之,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本章概念图建构如下。 [统整学科素养] 进化与适应观   进化与适应观是本章集中体现的生命观念。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认同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当今的各种生物来自共同祖先,并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生物界的现象,传播科学的自然观;认同人类同其他物种一样,也是进化的产物,与其他物种有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而不是天生具有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的超然地位;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和生态系统都是协同进化的结果,它们是作为一个整体不断发展的,进而认同人类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观。   [浸润素养] 1.达尔文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使人们认识到,原来自然界的万千生物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不断发展的,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长颈鹿的进化中,长脖子的出现是环境使其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B.食蚁兽的长舌是长期舔食蚂蚁,不断伸长的结果 C.猎豹和羚羊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结果都发展了各自的特征 D.生活在地穴水井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了视觉 2.某地蝽蟓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蝽蟓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1所示;后来,有人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该种蝽蟓也喜食,许多年以后,据统计以它为食的蝽蟓的喙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平底金苏雨树与蝽蟓间发生了协同进化 B.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间会发生协同进化 C.蝽蟓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 D.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蝽蟓间形成了地理隔离,因而是两个物种 掌握基于证据和逻辑推理得出科学结论的重要方法   基于证据和逻辑推理是本章科学思维的重点。第1节引导学生从进化的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两个方面,推出生物有共同祖先的结论。第2节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中,5个方面的事实都是证据,3个推论都是基于事实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第3节中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事实、桦尺蛾黑化的实例、地雀的实例,第4节中兰花与给它传粉的蛾之间的协同进化等,都是供学生进行推理的证据。本章内容理论性较强,对逻辑推理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在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进行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推理和论证得出结论,有时还借助数学工具进行严密的计算,这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具有重要价值。   [浸润素养] 1.我国某研究团队在醴陵发现距今3.6亿年左右的古植物化石资源,该发现在研究生物进化方面有着重要科研价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古植物化石的发现可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B.古植物进化的实质是古植物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地球3.6亿年前的特殊环境使得古植物产生更有利于其生存与繁殖的变异 D.将古植物化石中DNA 与现代植物DNA进行比较,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 2.研究者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的基因序列(Cytb),研究城市化对侧褶蛙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发现市中心的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郊区和乡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Cytb为研究侧褶蛙的进化提供了细胞学证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