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2141

12.2 内能 热传递 教学设计(表格式)物理苏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24145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2.2,内能,传递,教学设计,格式,物理
  • cover
二、内能 热传递(教学设计)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物理 课时数 教师 课题 内能 热传递 教学 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2.了解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3.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教材 分析 教材承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基础,将视角由宏观机械能扩展到微观分子层面,阐述“内能”的概念及其改变方式,为后续“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内能概念是热学模块的“原点”,是理解气体等状态方程、热力学定律、能量守恒的关键纽带。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应完成从“看得见”到“想得到”的思维提升,实现宏观—微观—宏观的循环认知。 教学重点 1.内能及其影响因素; 2.会判断改变内能的方式; 3.掌握热传递、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 教学难点 1.温度、热传递、内能等概念、特点辨析,微观概念比较抽象; 2.改变内能方式的应用———改变内能的过程中内能的转移或转化的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总结】①用煤气灶烧水使水的温度升高;②炙烤食物,食材吸收了炭火的热量后,自身的能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③冬天搓手取暖也可以使手的温度升高。 思考并回答问题,进入情景 学习新课 一、内能 宏观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因为受到重力或弹力而具有势能。 【信息快递】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作热运动。 1.内能 (1)分子动能:就像运动着的物体具有动能一样,做热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我们称之为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就像发生形变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一样,分子间也具有某种势能,我们称之为分子势能。 (2)内能:在物理学中,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内能的单位与功和机械能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J)。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其内部的分子都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且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如下图所示。 2.观察扩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同时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烧杯中红墨水的扩散情况。哪杯水中的红墨水扩散得快 热水杯中的红墨水扩散得快。 红墨水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这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温度越高,红墨水扩散得越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温度———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实验表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就越大。因此,温度升高,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增大,物体的内能也就越大。可见,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思考与讨论】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的低的物体内能大吗?例如,1g温度高的热水一定比1kg温度低的冷水内能大吗?物体的内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质量———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状态———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将一定质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内能发生变化吗 变成100℃的水蒸气后,内能增加。 【拓展知识】固体、液体、气体分子模型 结论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 对于物体状态对内能的影响解释起来还是比较复杂,以下有二种非正式的理解技巧仅供参考: 还是以将一定质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为例,1.汽化需要吸热,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后内能肯定是增加的;2.类比物体的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分子距离变大,可以理解成相对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或弹簧伸长,弹性形变程度变大,弹性势能增大。以此理解分子势能增大。(因为温度不变,分子动能视为不变) 注意:①内能(含分子动能、分子势能)是物体能量的微观表现;机械能(含动能、势能)则是物体能量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