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66249

3.3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1)

日期:2024-06-0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12699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互救,同步,练习
  • cover
3.3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据媒体介绍,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 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据此完成1~2题。 1.桑枣中学的师生在地震发生时无一伤亡,成功避险,关键之一是充分利用了逃生时间。地震防灾中,有一个名词叫“黄金12秒”,具体指( )。 A.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B.纵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C.人在地震中从意识到到躲避所用的最短时间 D.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到地震的时间 2.下列室内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选择室内空间大的房间躲避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3.有关室外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行驶的汽车上,应迅速下车躲避 B.桥梁一般比较坚固,可以躲到桥底下 C.在百货商场,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躲避 D.高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好,可以选择作躲避场所 【解析】 第1题,地震来临时,人从感觉晃动 到意识地震发生需要3~5秒,然后以最快速度躲避的时间只有7~9秒,这个时间被称为“黄金12秒”。第2题,地震来临时,不同地点应选择不同的避震方式:在家里、教室里,如果不能立刻出去,应选择牢固的遮挡物,“伏而待定”;在人数多的影剧院,不能盲目外出,以防踩踏,应躲在椅下;室内避震应选择物体结实,有支撑的,易于形成三角空间且开间小的地方。第3题,在室外行驶的汽车上应等地震过后再下车,应避开高大的建筑物,不应躲在桥下。 【答案】 1.C 2.D 3.C 2012年4月5日新华社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 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墨西哥南部格雷罗州当地时间2日上午发生里氏6.3级地震,首都墨西哥城部分地区有震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6题。 4.地震发生时,在家中的墨西哥居民不正确的避震方法是(  ) A.若在平房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家具旁 B.正在用火时,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用电开关 C.在楼房可选择厨房、浴室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D.迅速钻到床柜里 5.下列关于震后自救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6.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救老人、小孩,后救其他人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第4题,人一旦钻 进床柜后,便立刻失去了机动性,视野被挡、四肢被束缚,很容易遭受连带性伤害,不仅会错过逃生的机会,也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第5题,被压在废墟下时,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第6题,灾后互救应先救近、后救远;先救医务人员、青壮年;先救“生”,后救“人”。 【答案】 4.D 5.B 6.C 7.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抱紧电杆 B.躲在巨石之下 C.用手电筒发求救信号 D.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游泳逃生 【解析】 抱紧电杆易被电击,躲在巨石之下可能会遭岩石倾覆砸伤,洪水汹涌时危险太大、游泳难度系数高。 【答案】 C 8.读图判断下列防雷电的方法哪种是正确的(  ) 【解析】 雷电天气时,在野外游泳、划船、站在大树或高压线下都容易触电,在室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