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可以及时、全面获取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过程等信息。据此完成第1~2题。 1.该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2.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该卫星的数据进行自然灾害监测研究。下列选题不适合的是( )。 A.大兴安岭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预报 B.珠江口赤潮动态监测与预报 C.华北平原泥石流监测与预报 D.西北地区沙尘暴监测与预报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第2题,平原地区不易发生泥石流灾害。 中新网2012年5月15日综合消息,中国 出卷网南方部分地区近日遭遇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过程。此次强降雨过程具有雷电频繁、影响范围广、大暴雨点多、局地雨强大、暴雨区域与前期重合多,由于部分暴雨区域与前期强降雨区域叠加,导致南方一些地方重复受灾,灾害加重。中央和各地相关机构迅速响应,积极开展防汛减灾工作。据此完成第3~4题。 3.读图判断下列防雷电的方法哪种是正确的( )。 出卷网 4.要准确快捷统计测出各地灾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 )。 A.传感器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技术 答案:3.D 4.B 解析:雷电天气时,在野外游泳、划船,站在大 出卷网树或高压线下都容易触电,还应远离窗子,在室内看电视易引雷电入室,应拔下电源。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分析功能,可以准确快捷统计测出各地灾害信息材料。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完成第5~6题。 出卷网 5.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5.C 6.D 解析: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可推断该地具备泥石 出卷网流和滑坡的形成条件;根据该地滑坡、泥石流的集中状况可推断当地降水集中,而不是全年丰富。提高植被覆盖率和修建护坡工程可稳固山体、保持水土,故能防御滑坡和泥石流。 2012年5月从11日开始 出卷网,我国南方广西、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出现了强降雨过程。教育部办公厅11日发布关于加强当前汛期学校防灾减灾工作预警通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结合当地实际,及早防范、及早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幼儿园组织开展专门的紧急疏散和自救、互救与逃生演习活动。据材料完成第7~8题。 7.我国南方为洪灾多发区,平时应做好防洪准备,具体内容是( )。 ①关注汛期天气预报 ②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或探险 ③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 ④准备逃生物资 ⑤训练爬高能力、快跑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8.同学们进行互救学习时,把落水人救上岸的常见方式有( )。 ①抛救生圈、救生衣 ②划船去救人 ③游泳去救人 ④做人工呼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7.C 8.A 解析:第7题,防洪准备可分为三个方面: 出卷网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第8题,问的是救落水人上岸的方式,而做人工呼吸是落水者被救上岸后的救治手段。 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多发,加强地质灾害防御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据此完成第9~10题。 9.我国西南地区山崩、滑坡、泥石流灾害比中南地区更为频繁多发的原因有( )。 ①地壳运动更为强烈 ②降水强度更大 ③地形更为复杂崎岖 ④植被覆盖率更低 A.①②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