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单 宁学名学宁孕学工宁宁学 炉炉二工经 3 ·写作: 。写作: ·读作: ·读作: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2.在利用计算工具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体验转化的思想方法。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 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交流成果 利用学生课前作业,以谈话切入主题。 师:课前同学们对计算工具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看书)组织学生进行计算工具立场的交流。学生最先交流的可能是算筹到算盘的发展,因为这是中国计算工具的发展史。教师可以补充:算盘被许多人认为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然后他们可能会交流国外的计算工具,首先是计算尺、机械计算器、计算机、计算器等。这些都是书上有的。学生可能对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比较感兴趣:20世纪40年代。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艾利阿克。这台电子计算机是一个庞然大物,占地有一个教室那么大,重30吨。(教师可以补充这些。)机械计算器其实就是构造和性能非常简单的计算机。 二、新授 (一)小棒操作,认识算筹 活动一:在操作中掌握算筹计数方法。 首先在PPT上呈现一组图,然后引导学生:这是刚才同学提到的算筹。现在用小棒代替算筹,你能表示出1到9这九个数吗?(思考)重点讲解6是怎么摆的?用横着放的1根表示5,竖着放的1根表示1加起来就表示6。追问:还有其他不一样的表示吗?得出算筹计数的两种摆法:横式的和纵式的。 过渡:认识了一位数的算筹表示,接着出示一个多位数的算筹图示。 老师用算筹表示了一个数,你知道它是谁吗?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得出:用算筹表示数时,从右到左纵横相间。个位用纵式表示的是3个一。十位用横式表示的是2个十,百位空一位表示零,千位上用横式表示的是六个千。由此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最早使用十进位置制的国家,同时也得出零由原来的空一位表示到用方框表示,再是用圆圈来表示。 (二)实物操作,认识算盘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最好准备算盘实物,这样方便探究算盘的计数功能,以及与数位顺序表之间的联系。 活动一:在师生互动中回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算筹不方便,人们就迫切需要更简便的计算工具。这样算盘就诞生了。对于算盘,你有哪些了解呢?由此,师生共同回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框、横梁、档、下珠、上珠以及1颗上珠代表5,1颗下珠代表1。 活动二:在读数中发现算盘与数位的密切联系(感悟算盘的计数功能) 师先在算盘上拨出一个多位数,让学生读一读这个数,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读的。还有不同意见吗? 你认为学生会有哪些读法呢?可能是135205862。这时是把这一位看作个位。也可能是1352058620。这时又是把这一位看作个位。当然,还有其他的读法,因为数位没有确定,所以任何一档都可以做个位。由此,在辨析中得出算盘读数和拨数也是要先确定数位。从右边起,如果这一档为个位,那么往左一档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相邻的两档之间进率是十,与数位顺序表建立联系。 最后,组织学生看算盘写数并读数,再次巩固读大数的技能。 为什么要安排读数和拨数呢?因为算盘完美的体现了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本环节安排了读数和波数,引导学生把算盘与数位紧密的联系起来。不仅让学生深刻的感悟到相邻两档之间的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