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强基课—逐点理清物理观念) 课标要求 层级达标 1.知道静电场中的电荷具有电势能。2.了解电势能的含义。 学考层级 1.形成初步的电势能的概念,能解决实际问题。2.知道静电力做功与什么因素有关。3.能解决静电力做功的有关问题。 选考层级 1.掌握电势能的内涵。2.理解静电力做功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综合应用关系式,解决相关问题。 逐点清(一) 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多维度理解] 1.公式:W=_____,适用于匀强电场。 2.特点:在匀强电场中移动试探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_____无关,与电荷的_____有关。这个结论对于_____都适用。 应用W=qEd计算静电力做功时满足的条件 (1)电荷处在匀强电场中。 (2)d是沿电场线方向上的两点间的距离。 [全方位练明]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只要电荷在电场中移动,静电力一定做功。( ) (2)在匀强电场中将同一电荷移动同样的距离,静电力做功相同。( ) (3)静电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类似,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 ) 2.(2024·四川1月学考)如图所示,A、B、C 是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AB平行于电场方向,BC垂直于电场方向。正电荷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过程中,静电力_____;正电荷从B点沿直线运动到C点过程中,静电力_____。(选填“做功”或“不做功” ) 3.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ab=5 cm,bc=12 cm,其中ab沿电场方向,bc和电场方向成60°角,一个电荷量为q=4×10-8C的正电荷从a移到b时静电力做的功为W1=1.2×10-7J,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 (2)电荷从b移到c,静电力所做的功W2。 逐点清(二) 电势能 [多维度理解] 1.电势能的概念 (1)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_____,称为电势能。 (2)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电势能点静电力所做的功。用Ep表示。 2.电势能的变化与静电力做功的关系 关系式:WAB=_____。 静电力对电荷做 3.电势能的相对性 (1)电势能是相对于_____而言的,选择不同的零电势能点,电荷在电场中同一点的电势能的值是_____。 (2)电势能由静电场、_____、_____三方面决定。 [微点拨] 1.电势能的性质 标矢性 电势能是标量,有正负,但没有方向。电势能的正、负值仅表示大小,正值表示电势能大于参考点处的电势能,负值表示电势能小于参考点处的电势能 相对性 电势能的大小与选定的参考点有关。确定电荷的电势能首先应当确定参考点,也就是零电势能点的位置 系统性 电势能是由电场和电荷共同决定的,属于电场和电荷系统所共有的,我们常习惯说成电场中的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2.判断电势能大小的方法 做功判定法 无论是哪种电荷,只要是电场力做了正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是减少的;只要是电场力做了负功(克服电场力做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是增加的 电场线法 正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电势能一定减少,逆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电势能一定增加;负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电势能一定增加,逆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电势能一定减少 电性判定法 同种电荷相距越近,电势能越大,相距越远,电势能越小;异种电荷相距越近,电势能越小,相距越远,电势能越大 [典例] 将所带电荷量为6×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克服静电力做了3×10-5J的功,再从B点移到C点,静电力做了1.2×10-5J的功。 (1)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再从B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电势能改变了多少; (2)如果规定A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负电荷在B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多少; (3)如果规定B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负电荷在A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多少? 尝试解答: [全方位练明] 1.(多选)一带电粒子射入一正点电荷的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粒子从A运动到B,则( )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的动能一直变大 C.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