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2836

第2章 第5节 第1课时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课件 学案)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三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47281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课时,5节,第三,必修,2019,科版
    第5节 科学探究:电容器 第1课时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课—基于经典科学探究) 一、实验装置 二、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当开关拨到位置“1”时,电源E对电容器充电;当开关拨到位置“2”时,电容器放电。利用电流计和电压表观察电容器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通过电路的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变化,以及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的变化,进而判断电容器两极板储存电荷量的变化。 一、实验步骤 1.连接电路:根据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 2.观察充电过程:将单刀双掷开关拨到位置“1”,观察电容器在充电过程中,电流计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3.观察放电过程:将单刀双掷开关拨到位置“2”,观察电容器在放电过程中,电流计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4.记录好实验结果,关闭电源。 二、数据处理 1.记录电流计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填在下面表格中。 单刀双掷开关的位置 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电压表指针偏转情况 位置“1” 位置“2” 2.实验结论 电容器充电时,电容器两端电压增大,电荷量增加;电容器放电时,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电荷量减小。充、放电结束后,电路中无电流。 三、注意事项 1.要选用小量程的灵敏电流计。 2.要选择大容量的电容器。 3.实验要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 4.在做放电实验时,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以免烧坏电流计。 [关键点反思] 1.电容器充电时,两极板上的电荷量如何变化? 2.电容器放电时,能量如何转化? 3.如图所示,为一个电容器放电时的I t图像,请思考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有什么物理意义? 考法(一) 实验基本操作 [例1] 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可研究电容器的充、放电。先使开关S与“1”端相连,电源给电容器充电,然后把开关S掷向“2”端,电容器通过电阻R放电。 (1)电容器在充电的过程中,电容器的带电荷量_____;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2)电容器在放电的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_____;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3)使开关S与“1”端相连,对电路中的电容器充电,充电后,该电容器_____(选填“上”或“下”)极板带正电荷。若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带上了电荷量均为Q的等量异号电荷,此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_____。 考法(二) 数据处理和实验结论 [例2] 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在电工、电子技术中应用广泛。使用图甲所示电路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电路中的电流传感器可以捕捉瞬时的电流变化,它与计算机相连,可显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图甲中直流电源提供的电压为U=8 V,充电前电容器带电量为零。先使S与“1”相连,电源向电容器充电。充电结束后,使S与“2”端相连,直至放电完毕。计算机记录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 t曲线如图乙所示。 (1)在电容器充电与放电过程中,通过电阻R0的电流方向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 (2)图像阴影为I t曲线与对应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1_____S2(选填“>”“<”或“=”); (3)已知S1=1 233 mA·s,则该电容器的电容值为_____F(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由甲、乙两图可判断阻值R1_____R2(选填“>”或“<”)。 (1)S先接“1”后接“2”,说明电容器先充电后放电。 (2)电容器的电容与电荷量的多少无关。 (3)I 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充、放电的电荷量。 (4)充电时间足够长,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压最大为电源电压。   1.(2024·甘肃高考)一平行板电容器充放电电路如图所示。开关S接1,电源E给电容器C充电;开关S接2,电容器C对电阻R放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增加,充电电流增加 B.充电过程中,电容器的上极板带正电荷,流过电阻R的电流由M点流向N点 C.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减小,放电电流减小 D.放电过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