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298

1.3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1)

日期:2025-05-0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3624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影响,同步,练习
  • cover
1.3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赞比亚的卡里巴水库坝高128米,1958 出卷网年开始蓄水。施工前,该水库库区周围地区仅发生过小震。到1963年水库蓄满水后,库区周围地区的地震仅记录到的就有2 000多次,绝大多数地震震中都位于库区下部。1969年库区发生了一次里氏5.8级的较大地震。据此回答1~2题。 1.赞比亚位于(  )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C.东非裂谷地震带 D.洋脊地震带 2.修建水库后,地震次数增多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起到了加剧的作用 B.岩石上部重量增加引发地震 C.水对地下深处岩石的滑动起了润滑作用 D.修建水库增强地表环境的稳定性 1~2.解析 赞比亚位于非洲东非大裂谷带, 出卷网由其地理位置可知,属于东非裂谷地震带。修建水库后,发生地震的次数增多,显然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稳定性,从而对灾害起到了“放大”作用。大型水库蓄水后为什么会诱发地震?目前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是由于岩石上部重量增加而导致的结果,另一种解释认为是由于水对地下深处岩石的滑动起了润滑作用。 答案 1.C 2.D 读下面某区域全年大风天数分布图,完成3~5题。 3.图中反映该区域风力的分布特点是(  ) A.沿海强于内陆     B.低纬强于高纬 C.城市强于农村 D.山区强于平原 答案 A 4.造成该区风力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向心力 答案 C 5.为减轻该地的大风危害,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B.营造沿海防护林 C.修建分洪蓄洪区 D.改进耕作制度 答案 B 6.使下图中所示自然灾害加重的人为因素最有可能为(  ) A.Ⅰ处破坏植被 B.Ⅱ处修建水库 C.Ⅲ处大量抽取地下水 D.Ⅳ处围湖造田 答案 A  2011年7月25日,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出卷网午后3点多,灵江边上的一座化工厂的厂房,正缓缓滑入水中,仅仅过了10分钟,偌大的一幢房子就消失在江中。据此回答7~9题。 7.材料中反应的自然灾害是(  ) A.水土流失        B.滑坡 C.泥石流 D.火山喷发 答案 B 8.此次灾害中,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  ) A.灵江水对土壤的长期浸泡 B.降水增加了斜坡物质的转化 C.坡体载重过大 D.建筑抗震能力差 答案 C 9.这种现象充分反映了(  ) A.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B.人以各种行为来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C.人类通过生态建设,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 D.建筑用地的易损性远远大于耕地 答案 D 10.提高房屋抗震强度是减轻地震灾情的有效方式之一,这些措施属于(  ) ①减少人自身的易损性 ②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减少易损性 ③工程措施减少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④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2012年6月19日,图示干流发生70年一遇的大洪水,据此回答11~12题。 11.诱发和加剧此次洪灾的主要人为原因最可能是(  ) 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导致泥沙在河道中淤积 ②河流坡降大,泄洪能力强 ③流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加重灾情 ④河流下游多低洼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12.此次洪灾最严重的危害表现为(  ) ①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淹,农作物被毁 ②冲毁道路和桥梁,使大量水利设施遭到破坏 ③使所有沿河村镇受到严重破坏 ④诱发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地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A 二、综合题 13.2010年,拉丁美洲两个国家的两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智利 海地 经济 拉丁美洲比较富裕的国家 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面积 75.66万平方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