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自然灾害与生态保护 理教材 探索新知 01 [footnoteRef:0]一、自然灾害与防治 [0: 知识拓展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环境异常变化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灾害才称得上自然灾害,而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灾害则不属于自然灾害。 易错易混 台风有弊也有利 弊:台风带来的狂风和特大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还能掀翻船只,破坏港口设施。 利:台风登陆后,风力逐渐减弱,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旱情。] 1.自然灾害: 自然环境 异常变化引起的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事件或现象。 2.分类: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生物 灾害等,其中气象灾害主要包括 干旱 、洪涝、台风、寒潮、沙尘暴等,地质灾害主要包括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等。 3.我国 山区 面积广大,季风气候显著,且位于 亚欧 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的国家。 4.防治措施:制定一系列 防灾减灾 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建立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提高灾害应急处理、救援与求助、自救与互救、灾后恢复能力;采取 工程性 防御措施,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和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 安定。 二、保护生态环境 1.生态环境问题包含 环境污染 ,如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再加上 生态破坏 ,如森林毁坏、草原退化、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和 生物多样性减少 等。 2.我国坚持 节约资源 和 保护环境 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通过法律、工程技术、行政管理、宣传教育等方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生态文明 建设卓有成效。 进阶练 提升能力 02 基础达标 一、自然灾害与防治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结合所学知识和框图,完成1~3题。 1.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下列现象属于地质灾害的有(B) ①洪涝 ②地震 ③寒潮 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框图所示是某气象灾害的成因,A所示的气象灾害是(D) A.沙尘暴 B.台风 C.地震 D.干旱 3.在A气象灾害的高发地区(A) ①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灾害监测 ②农业部门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 ③水利部门完善水利设施建设 ④政府引进高收益、高耗水工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保护生态环境 4.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开幕。哈尔滨市政府针对城市汽车多、尾气排放污染严重的现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下列措施不能解决问题的是(A) A.扩大城市交通面积 B.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C.汽车实行单双号限行制度 D.汽车加注无铅汽油且过滤尾气 读漫画,完成5~6题。 5.图中反映出我国草地存在的问题是(D) A.工业发展,占用草地 B.气候寒冷,影响放牧 C.城市扩大,占用草地 D.超载放牧,草场退化 6.针对漫画反映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C) A.弃牧开荒 B.植树造林 C.划区轮牧 D.退草还田 能力提升 如图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叙述,错误的是(D) A.①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寒潮影响大 B.②地区夏季多受台风侵扰 C.③地区多滑坡、泥石流灾害 D.④地区春季洪涝灾害最为严重 8.南方多洪涝灾害,当你遭遇强降雨天气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有(C) ①及时关好门窗 ②携带雨具外出玩耍 ③远离洼地,不贸然涉水 ④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伤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2024辽宁) 研究性学习 某中学地理社团进行了“高大山脉对气流阻挡作用”的模拟演示。图1为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