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主题学习2 建设海洋牧场,筑牢“蓝色粮仓” 理教材 探索新知 01 [footnoteRef:0]一、海洋牧场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0: 知识拓展 (1)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考察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2)现代化海洋牧场是指采用科学技术,投放人工鱼礁,为贝、藻、鱼类提供栖息和繁育场所的特定海域。其养殖过程无须投喂人工饵料,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缩短至3/4以内,受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1.海洋牧场: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在特定海域,通过 增殖放流 、科学投放 人工鱼礁 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 2.作用:增殖养护 渔业 资源、改善海域 生态环境 、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新方案。 二、海洋牧场的空间布局 1.布局:海洋牧场一般建在水质清澈、水流平缓、海底坚硬平坦的海域。目前,我国形成了沿海一带和 黄渤海 区、东海区、 南海 区三区的海洋牧场新格局。 2.分类 (1)按照海域划分:可分为 浅海 海洋牧场和 深海 海洋牧场。 (2)按照功能划分:可分为 休闲观光 海洋牧场、养殖生产海洋牧场和多功能海洋牧场等。 三、海洋牧场水产品的生产 通过智慧海洋牧场综合管控平台,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控海洋牧场生物群落的 生长环境 ,提高放养水产品的 生长速度 ,提供新鲜优质的 海产品 ,缓解传统渔业资源的压力,保障粮食安全。 四、海洋牧场的生态效益 海洋牧场不仅是“渔业良田”,也具有可观的 生态效益 :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修复、生物资源养护与增殖。 进阶练 提升能力 02 基础达标 一、海洋牧场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海洋牧场被誉为“蓝色粮仓”。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以“船载舱养”模式常年游弋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之间,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等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是(D) A.山区面积广大,草场广阔 B.陆上国界线长,邻国多 C.东西距离长,陆地广阔 D.南北跨纬度广,海域辽阔 2.我国发展“智慧渔场”的主要目的是(C) A.预测海洋极端天气 B.治理海洋生态环境 C.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D.提升我国经济实力 二、海洋牧场的空间布局 读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图,完成3~4题。 3.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有利自然条件是(D) A.山区面积广大,草场面积广阔 B.地跨寒、温、热三带,有利于多种农业经营 C.海陆兼备,陆上邻国众多,陆地面积广阔 D.东临太平洋,海岸线漫长,海域面积广阔 4.图中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数量最多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域,其简称分别是(C) A.粤、浙 B.闽、鲁 C.鲁、粤 D.辽、琼 三、海洋牧场水产品的生产 5.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以“船载舱养”模式,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名贵鱼种,是我国“移动的海洋牧场”。与传统近海养殖方式相比,深远海养殖模式(C) A.机动灵活性差 B.加剧近海污染 C.可以躲避台风 D.产品品质较低 四、海洋牧场的生态效益 6.碳汇渔业指发挥生物碳汇功能、具有直接或间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渔业生产活动。海南发展碳汇渔业的主要优势是(C) A.劳动力丰富 B.海洋运输便捷 C.海域面积广 D.养殖历史悠久 能力提升 7. 过程探究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洋牧场主要分为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养护珍稀濒危物种为主要目的的养护型海洋牧场,以产出渔获物为主要目的的增殖型海洋牧场和以渔业观光为主要目的的休闲型海洋牧场。如图为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图。 探究一:海洋牧场的分布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