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关爱留守儿童 ———初中语文与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视角 留守儿童现状及产生原因 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1 2 1 留守儿童现状及产生原因 什么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现状 留守儿童的产生原因 什么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现状 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自己的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给这些可怜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6100 万人 57.2% 42.8% 79.7% 13% 父母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 父母同时外出 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 托付给亲戚朋友 7.3% 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留守儿童数量 留守儿童的现状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因积分入学政策,户籍制度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产生背景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的不良行为 缺少关怀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因积分入学政策,户籍制度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的产生原因 家庭原因 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 社会原因 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和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 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亲子沟通 心理问题 学习问题 生活问题 2 一:亲子沟通 沟通信息的单向性 01 父母在亲子沟通中的谈话内容过于单调 03 父母在亲子沟通中处于被动地位 02 留守儿童对于自己生活的选择感到迷茫和无助 04 案例分享 01 妈妈,你结婚的时候为什么我不在场 02 03 04 05 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不相信我说的,只相信你们看到的 为什么,每次说话都大吼大叫 为什么老是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家长亲手折断了我们的翅膀,却问我们为什么不飞 笼中鸟,何时飞 翼已断,怎配飞…… 解决方法 从同学们的“内心告白”中,提炼出有针对性的亲子沟通问题。 1 教给孩子们一些正确处理亲子关系的方法。 2 积极与家长沟通,寻求家长配合,家校携手,共同搭建沟通桥梁。 3 学科融合 语文教学中的“家书”活动 - 布置“给父母的一封信”写作任务,并协助传达给家长。 - 利用现代技术(微信、视频通话)搭建亲子沟通桥梁。 。 语文课堂 1 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 结合“家庭关系”单元,讨论“如何与父母有效沟通”,引导留守儿童理解父母的不易。 道德与法治课堂 2 二:心理问题 1 4 2 3 留守儿童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祖辈亲人监管,但毕竟与父母亲疏不同,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柔弱内向。 父母不在身边,就像失去了依靠和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