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测量 实验探究的基础 素养目标 1.认识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2.知道测量有误差,能够识别误差和错误。 3.会使用恰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4.掌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重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会用秒表测量时间。 评价任务 通过任务驱动一、二完成目标3的学习。 【预习导学】 生活中的物理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见一定为实吗 问题:左边上下两根横线弯了吗 右边中心两个圆一样大吗 怎样来验证这两个问题 重点梳理 知识点一:从木工尺到米原器 1.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 (km)、米(m)、 (dm)、厘米( )、毫米( )、 (μm)、纳米( )。 换算关系: 1 km= m 1 dm= m 1 cm= m 1 mm= m 1 μm= m 1 nm= m 知识点二:测量长度 2.读数时,一般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 。 和 是测量工具的主要规格。 3.刻度尺的使用 (1)看: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它的 、 、 。 (2)放:刻度尺要沿着 放置,与被测长度 ,不能歪歪斜斜,而且有刻度的一边要贴近被测物体,并使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与被测长度的 对齐。刻度尺较厚时要让刻度线 被测物体。 (3)读:读数时,视线要 刻度线,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 (4)记: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其结果包括 和 。 4.由于估读值不可能绝对准确, 和 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叫作误差。 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 误差。 5.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 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测量出它的 ,然后 这些小物体的 ,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等等。 (2)卡测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化曲为直法:如地图上的铁路或河流的长度、圆柱体的周长等,无法直接测量,可以借助于易弯曲但弹性不大的细棉线等,使细棉线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然后量出细棉线的长度即可,此种方法被称为“化曲为直法”。 1.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 B.温度计、电表等测量仪器的示数都是以长度的示数为基础的 C.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量结果只准确到厘米 D.长度测量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 知识点三:测量时间 6.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 测量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其他的常用单位还有 (h)、 (min)等。 换算关系:1 h=60 min 1 min=60 s 2.如图所示,小红同学精确测量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下面读数正确的是 ( ) A.306.5 s B.5.65 min C.336.5 s D.436.5 s ·学习小助手· 秒表的读数=大盘指针数+小盘指针数,大盘的单位为s,小盘的单位为min。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小组讨论: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 和 都合适的测量工具。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 、 、 。 ·学习小助手· 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从另一个清晰的整数刻度线量起。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有刻度的一边要 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 。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 E.“读”:读数时,要估读到 。 F.“记”:测量结果由 和 组成。 做一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 项目 长度 宽度 物理课本 拓展1:怎样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 拓展2:怎样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 任务驱动二: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学习秒表的使用方法:用手紧握秒表,大拇指按在按钮上,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走动,开始计时;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走动,停止计时;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回零。 练习使用秒表:用秒表测量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为 ,1 min内脉搏跳动的次数是 次。 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左边上下两根横线没有弯。右边中心两个圆一样大。利用工具来测量,然后验证。 知识点一 1.千米 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