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单元 少年正是读书时 综合性学习 1.借助读书交流分享,提升语言表达与合作能力,在互动中深化阅读体验。(语言运用) 2.学会筛选书籍,提升文本辨别能力与阅读审美品位,发展批判性思维。(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3.探索个性化阅读方式与方法,形成自主阅读策略,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语言运用、思维能力) 4.激发阅读兴趣,认识读书对个人成长与文化传承的意义,增强文化意识。(文化自信)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你喜欢阅读吗?你看过这些书吗? 你喜欢读哪些类型的书籍? 课外阅读时,你会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今天让我们一起进行专题学习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 新知探究 活动任务一:爱读书,了解国民阅读状况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相关专业机构在这一天会发布上一季度的国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阅读“资料一”“资料二”(见课本P100—102),根据其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阅读任务。 1.仔细阅读“资料一”,尝试用三段文字分别表述每个图表所包含的内容,注意用语准确、简明扼要、层次清晰。 写好后,组内交流,修改完善,形成一份比较完善的文字稿,在班上展示。 知识链接 如何分析图表数据 理解图表类型 观察图表元素 分析图表内容 ①条形图:用于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 ②折线图:显示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趋势。 ③饼状图:显示各部分占整体的比例。 ④散点图: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①标题:明确图表的主题。 ②轴标签:了解横轴和纵轴代表的数据。 ③图例:理解不同颜色或形状代表的类别。 ④数据点:直接从图表中获取的数据。 ①数据趋势:观察数据随时间或类别的变化趋势。 ②数据分布: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③数据关系: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或因果关系。 ①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较上一年有所增长,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增幅稍高于纸质图书阅读率,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有所下降。 ②2022 年我国成年国民阅读方式丰富多样,“纸质图书阅读”和“手机阅读”方式更受青睐,“听书”和“视频讲书”方式的读书成为新的阅读选择 。 ③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进一步增强,手机移动阅读依旧是数字化阅读主要形式。 图表所包含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分别设计“2021、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和“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人均阅读量”的图表,准确、直观地呈现资料中的文字信息。 2021、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柱状图 2021、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 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人均阅读量柱状图 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均阅读量(单位:本) 3.阅读“资料一”和“资料二”,你能从中看出规律或问题吗?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数字化阅读倾向进一步增强,听书习惯逐渐养成。 纸质图书仍然是最受欢迎的阅读形式,超过四成的国民想读纸质图书。 0—17周岁未成年人阅读能力平稳提升,阅读率和阅读量均较往年有所增加,青少年人均阅读课外书超过13本。 手机阅读等“轻阅读”占用阅读时间越来越长,深度阅读有待加强。 新知探究 活动任务二:读好书,分析自身阅读实际 青少年时期是阅读的黄金期,这一时期的阅读将为你的一生奠定基础。2023年,相关部门颁布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这份方案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 书、读好书、善读书,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在这些方面,你和你的同学做得怎样呢? 1.开展问卷调查 第一步:以小组为单位,仔细阅读“资料三”(见课本P102—103),看看你们小组还想了解什么问题,补充在问卷中。 第二步:全班汇总、讨论新补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