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 【课标分析】 1.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认识物质和创造物质;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2.认识化学科学研究需要实证与推理,注重宏观与微观的联系;能列举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事件,说明其对推动社会发展的贡献,能说出其中的创新点。 3.能列举事实说明化学科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能列举我国体现化学科学与技术应用的重要成果。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是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认识物质、创造物质。 【教学重难点】 1.现代化学的研究现状和成就,尤其是化学科学的特征、化学科学发展的四个里程碑和我国在化学研究上取得的成绩。 2.熟悉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树立学好化学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准备】课件 知识导学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1.化学科学的发展简史 (1)古代:①取火、保存火种;②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造酒类。 (2)近代:① 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② 提出氧化学说;③ 提出原子论;④ 提出分子学说;⑤ 发现元素周期律。 (3)现代:①发现放射性元素;②建立现代量子化学理论;③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④创立高分子化学;⑤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⑥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2.我国化学家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 (1)1965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合成 ,这是首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 (2)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新药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1.化学科学的含义及特征 2.现代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1)实验化学手段有波谱(如核磁共振光谱)、色谱、X射线衍射、飞秒化学、原子示踪等。 (2)理论化学以理论计算为主要手段,辅以计算机模拟。 3.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成果———抗疟新药的发现 【归纳总结】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1.微观层面上:操纵 和 ,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2.能源和资源方面: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能源和资源。 3.材料科学方面:使各种 材料的制造成为可能,进一步丰富人类的物质世界。 4.环境方面: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对环境污染的科学防治。 5.生命科学方面:在分子层次上了解生命问题的本质、揭示生命运动的规律,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新方法,研制新药物。 6.信息科学方面:研制功能各异的信息材料。 【易错提醒】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创造新物质是指创造新分子,而不是指创造新原子或新元素。 当堂检测 1.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 ) (2)21世纪,化学还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 ) (3)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 ) (4)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和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都是进入20世纪后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 (5)联合制碱法是中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并设计生产的( ) (6)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 (7)功能各异的食品添加剂、各种化妆品、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证明了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8)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但不能制造分子( ) (9)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分子( ) (10)济南钢铁集团冶炼特种钢不属于化学研究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