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5689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作业设计

日期:2025-09-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431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化学,科版,高中,必修,第一章,一节
  • cover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作业设计 基础题组 (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人类的化学实践活动是从下列哪项活动开始的(  ) A.使用火      B.制陶瓷 C.酿酒 D.炼丹 2.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发现,为现代物质文明奠定了基础。下列各项中属于化学史上中国对世界作出的重大贡献的是(  ) ①造纸 ②火药 ③炼铜炼铁 ④发现元素周期律 ⑤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⑥提出分子学说 ⑦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⑦ D.④⑤⑥⑦ 3.进入20世纪后,化学科学的发展更为迅速,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C.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 D.制陶技术的成熟 4.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 5.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6.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积淀,在下列古代发明和工艺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孔明灯 B.用树皮、棉、麻造纸 C.烧制彩陶 D.淘黄金 7.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 A.减少氟氯烃化物的排放 B.用脱硫煤代替原料煤做燃料 C.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D.加强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再利用 8.“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是我们的共同愿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人们对水的需求 C.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可吸收大量CO2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9.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人类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化学家们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包括: ①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 ②开发新型制冷剂取代氟利昂 ③在无污染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 ④研制开发超导材料 ⑤合成人造皮肤和血管 ⑥开发新型、高效药品 ⑦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能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 ⑧合成高效化肥 ⑨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 (1)属于健康问题的有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能源问题的有_____。 (3)属于粮食问题的有_____。 (4)属于环境问题的有_____。 创新题组 (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0.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越来越多,界限越来越不明显,但目前的科学研究,学科间的分工依然存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仍有不同。下列叙述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疫苗的研制 B.雾霾出现的原因探究 C.原子弹爆炸实验 D.冶炼特种钢 11.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项发现属于医药方面的应用 B.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C.青蒿素由C原子和H2O分子构成 D.青蒿素中C、H、O的质量比为15∶22∶5 12.(2023·海南高考)《齐民要术》中记载了酒曲的处理,“乃平量曲一斗,臼中捣令碎。若浸曲一斗,与五升水。浸曲三日,如鱼眼汤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捣碎”目的是促进混合完全 B.“曲”中含有复杂的催化剂 C.“斗”和“升”都是容量单位 D.“鱼眼”是水蒸气气泡的拟像化 13.(素养题)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