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6282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从军行 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5-10-1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39111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9.从军行 这些诗句与什么有关? 这首诗的作者是?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 王昌龄 盛唐边塞诗人,字少伯,江宁人。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标题中加“歌”“引” “吟”“行”等都属于乐府诗。“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从军”就是参军。 解释“从军行” 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 了解边塞诗 初读古诗 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读前两句诗,圈画出诗中的景物,借助注释, 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品读古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祁连山 理解诗意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诗意: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的雪山一片黯淡。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 读前两句诗,体会诗中的情感。 朗读古诗 诗句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侧面反映出将士戍边生活的孤寂与艰苦。 将士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心情也是低落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读诗的前两句,读出“望”的动作,读出沉重压抑之感以及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悲壮感。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磨破的意思。 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 西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意:将士们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 理解诗意 金甲 楼兰古城 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以及不把敌人消灭誓不还的决心。 赏析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 极言战事之频繁。 通过描写边塞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和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和责任感。 你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 (课后第二题) 读诗的后两句,前一句压抑低沉,后一句读出将士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豪壮誓言。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 总结古诗 课后练习 思考问题 “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铿锵有力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将士们的万丈豪情,难道他们不思念家乡的亲人,不想回家吗? 家乡的亲人也无时无刻不牵挂着他们啊!会有谁在牵挂着他们呢? 请你们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并代替边关的将士们给家乡的亲人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你为什么“终不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