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够列连加、连减的算式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 能够列连加、连减的算式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实践操作法。 一、激趣导入 1.算式接龙。(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题) 生1:3+2=5→生2:5+1=6→生1:6+2=8→生2:8+1=9。 或者生1:9-2=7→生2:7-3=4→生1:4-1=3→生2:3-3=0。 2.学生汇报,说说你们组的题目和想法。 邀请两个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师: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第二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第二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第三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像这样的几道有联系的算式写出来像什么?我们把这个游戏叫作“算式接龙”。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小朋友推花盆的图,学习连加。 (1)动态显示推花盆图的前半部分。 请同学们用三句话说说图意。 (原来有4盆花,小女孩又推来3盆,一共有几盆花)引导学生用小正方体来表示,并列出算式:4+3。 (2)继续动态出示小男孩又推来2盆花,现在一共有几盆花?引导学生再添2个小正方体来表示,列式:4+3+2。 教师说明:像这样有三个加数的式子叫作连加。 (3)读算式,教师示范读4+3+2,读作4加3加2,表示把4,3,2这三个数合起来。 (4)4+3+2怎样计算呢? 方法一:接着数。 从4接着数3个数,5,6,7,再接着数2个数,8,9。 方法二:画数线图。 师:那么我们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2。 (板书:+2=9) 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2.学习连减。 (1)出示农民采摘向日葵的挂图,让学生观察。 师:原来有几朵向日葵?先摘了3朵,又摘了1朵,还剩下几朵? 列式:8-3-1。 读算式:8减3减1,表示从8里面去掉3,再去掉1。(教师说明: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式子叫连减) 引导学生用摆小正方体的方式表示图意。 (2)计算。 方法一:接着倒数。 从8接着倒数,先倒数3个数,7,6,5,再倒数1个数,4。 方法二:画数线图。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8-3=5,再算5-1=4。 (板书:-1=4)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相应课时“想想做做”第1题左边题和第3题。 (让学生观察图,表述清楚图意,再独立填写算式,教师讲解,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计算连加、连减算式时,可以画数线图辅助计算,也可以用接着数的方式计算。计算连加、连减算式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五、作业布置 相应课时的练习。 连加、连减 4+3+2读作4加3加2,表示把4,3,2这三个数合起来。 +2=9 8-3-1读作8减3减1,表示从8里面去掉3,再去掉1。 -1=4 连加、连减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先观察图,说出图意,并用摆正方体的方式理解图意,再列出算式。连加、连减的计算是在刚学过的加法、减法的基础上再学习的,学生可以很快画出数线图说出得数,或用接着数的方式说出得数。达到了预期学习效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