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678

5.1 认识环境管理 学案 (1)

日期:2025-05-2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6次 大小:6050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认识,环境管理,学案
  • cover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目标方法锁定 标题知识 关键要点 方法技巧 实行环境管 理的必要性 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列表法 环境管理的对 象和执行主体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图示法 立法和行政干预 是管理的主要手段 环境管理的手段 列表法 要点层级突破 课前演练 1.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约束性。 3.环境管理 (1)概念: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2)必要性:单靠技术方法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 课堂探究 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技术的局限性 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 公产与资源环境的退化 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约束性 (续上表) 环境管理的 目的和概念 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耐受极限。因此,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2.环境管理的对象。 对象 影响环境行为 约束方向 个人 个人的消费需求和不良环境行为 建立绿色消费观念,反对无节制的高消费,培养正确的环境道德 企业 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严格限制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同时需要对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加强技术改造,实行清洁生产 政府 政府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因为政府直接投资兴办诸如供水、供电、铁路等公用事业,同时又掌握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 严格限制企业和事业单位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审查区域发展和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 对点演练 1.环境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污染问题,在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加强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加强环境管理,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B.环境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相悖 C.环境管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 D.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环境问题主要是加强环境管理 解析: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环境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和治理污染,以工程技术措施为主。 课前演练 1.环境管理的对象。 (1)个人:主要是个人的消费需求和不良环境行为。 (2)企业: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3)政府: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 (1)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 (2)具体工作: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以此来推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地进行。 课堂探究 中国环境管理模式图。 对点演练 2.能有效遏止环境的恶化,起到事半功倍效果的环境管理手段有(C) A.经济手段、技术手段 B.法律手段、宣传教育手段 C.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技术手段 解析: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具有强制性,在环境管理时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是(B) A.个人和团体    B.国家和政府 C.环发大会 D.企业和事业单位 解析: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应该是国家和政府,因为是国家和政府来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 课前演练 1.管理手段。 (1)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等。 2.公民要求。 (1)应当具备一定的环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