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课时训练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经过近两周“马拉松式”的谈判,会议当地时间11日凌晨在南非德班闭幕,大会通过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据此完成第1~3题。 1.《京都议定书》要解决的问题是( )。 A.酸雨问题 B.臭氧层破坏问题 C.核扩散问题 D.全球变暖问题 2.下列哪个国家最急切盼望《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能坚决早日执行 ( ) A.俄罗斯 B.美国 C.中国 D.马尔代夫 3.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先减多减限制的义务,说明( )。 A.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增多都是由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造成的 B.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不承担减排限排的义务 C.国际环保中,无论国家大小,承担责任是相同的 D.国际环保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解析:第1题,《京都议定书》是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所以解决的问题是全球变暖的问题。第2题,马尔代夫属于地势低平的岛国,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四国中对其危害最大。第3题,从工业革命到现在,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多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更应该承担大的责任。 答案:1.D 2.D 3.D 2012年4月27~30日,受较强冷空气和蒙古气旋影响,我国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华北大部相继出现沙尘天气,这是今年入春以来我国新疆地区遭受的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我国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影响中国的沙尘暴源地2/3在国外,我国是沙尘暴最大的受害者。据此完成第4~6题。 4.影响我国沙尘暴的沙源大多在( )。 A.俄罗斯 B.哈萨克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 D.蒙古 5.沙尘暴出现时,我国南方地区有时会出现泥雨,这主要是因为( )。 A.含沙气流在南方山地迎风坡上升 B.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气流相遇抬升 C.南方雨水把气流中的沙粒冲刷下来 D.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湿气流汇合,暖湿气流沿锋面上升 6.我国为减少东亚沙尘暴的发生已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下列行为对降低沙尘暴发生有效的是( )。 ①加强国际合作 ②退耕还草 ③建立预报监测系统 ④加强草原生态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第4题,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多是快行冷锋所致,受强烈西北气流的影响,地表沙粒粉尘被高空气流携带,向东南扩散。由于蒙古以外的三个国家距我国东部较远,沙尘暴难以到达。第5题,冷空气到达南方遭遇暖湿气流,暖湿气流沿锋面上升,容易形成锋面雨,沙尘随雨降落,所以形成泥雨。第6题,解决区域性特别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退耕还草、加强草原生态建设,有利于增加植被覆盖率,减轻风蚀的力度,减少扬沙天气和大气中沙尘的含量。 答案:4.D 5.D 6.D 7.阅读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可怕的全球变暖”。 材料二:人民网2011年7月18日报道,美国《华盛顿季刊》日前发文称,全球变暖趋势带来的种种影响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和政府十分担心。前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甚至断言,未能成功应对气候变化将导致“扩大化的世界战争”。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最热的一段时期。地球是在变暖。如果变暖趋势继续下去,它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将会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和政府十分担心。 (1)简述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2)分析全球变暖可能带来的后果。 (3)说明人类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应对全球变暖。 (4)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为什么需要国际合作 解析:第(1)题,从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原因分析。第(2)题,从海平面的上升、气候、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角度加以考虑。第(3)题,一方面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另一方面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另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