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学习活动 少年正是读书时 教学目标 1.借助读书交流分享,提升语言表达与合作能力,在互动中深化阅读体验。(语言运用) 2.学会筛选书籍,提升文本辨别能力与阅读审美品位,发展批判性思维。(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3.探索个性化阅读方式与方法,形成自主阅读策略,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语言运用、思维能力) 4.激发阅读兴趣,认识读书对个人成长与文化传承的意义,增强文化意识。(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筛选书籍、批判性阅读深化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在实践中形成“以书育人”的自主意识与文化自信。 2.指导学生平衡“文本审美”与“理性思辨”,在个性化阅读策略中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的融合。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你喜欢阅读吗?你看过这些书吗?(PPT展示书籍图片) 你喜欢读哪些类型的书籍? 课外阅读时,你会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今天让我们一起进行专题学习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 新知探究 活动一:爱读书,了解国民阅读状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相关专业机构在这一天会发布上一年度的国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阅读“资料一”“资料二”(见课本P100—102),根据其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提问1】仔细阅读“资料一”,尝试用三段文字分别表述每个图表所包含的内容,注意用语准确、简明扼要、层次清晰。 写好后,组内交流,修改完善,形成文字稿,在班级展示。 【展示】知识链接:如何分析图表数据。(参见课件PPT) 【提问2】根据“资料二”中的信息,分别设计“2021、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和“2021、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人均阅读量”的图表,准确、直观地呈现资料中的文字信息。 【提问3】阅读“资料一”“资料二”,你能从中看出规律或问题吗?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回答1】①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较上一年有所增长,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增幅稍高于纸质图书阅读率,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有所下降。②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阅读方式丰富多样,“纸质图书阅读”和“手机阅读”方式更受青睐,“听书”和“视频讲书”方式的读书成为新的阅读选择。③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进一步增强,手机阅读成为主要形式。 【回答2】根据“资料二”的数据,制作图表。(参见课件PPT) 【回答3】数字化阅读倾向进一步增强,听书习惯逐渐养成。 纸质图书仍然是最受欢迎的阅读形式,超过四成的成年国民倾向读纸质图书。 0—17周岁未成年人阅读能力平稳提升,阅读率和阅读量均较往年有所增加,青少年人均阅读课外书超过13本。 手机阅读等“轻阅读”占用阅读时间越来越长,深度阅读有待加强。 活动二:读好书,分析自身阅读实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青少年时期是阅读的黄金期,这一时期的阅读将为你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2023年3月,相关部门颁布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这份方案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在这些方面,你和你的同学做得怎样呢? 【提问1】开展问卷调查 第一步:以小组为单位,仔细阅读“资料三”(见课本P102—103),看看你们小组还想了解什么问题,补充在问卷中。 第二步:全班汇总、讨论新补充的问题,最后统一制订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把问卷打印出来,或利用网络问卷调研平台,做成电子问卷。 第三步:全班同学分成三个组,分别在初中的三个年级中随机抽取相同比例的同学,邀请他们填写问卷。 【提问2】分析调查数据 【提问3】制定读书计划 制定一份自己未来一年的读书计划。注意:包含阅读量、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方式等要素。 【回答1】问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